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即帝国 > 第553章 红色影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俄国杜马大楼,到处是胳膊绑着红丝带的卫兵。

这是Gm者的标志。

现在的圣彼得堡,如果不戴红丝带走上街头,可能会挨枪子。

利沃夫从杜马大楼走了出来。

他的胳膊上,同样绑着红丝带。

“先生,汽车就在那里,我们准备去哪?”

秘书走过来对利沃夫询问道。

“走吧,我们去外国使馆区,尽快!”

利沃夫打开驰力汽车的车门,头也不回的说道。

作为沙俄立宪党的元老,利沃夫在Gm胜利的第一时间,站出来主持局面。

说起来,利沃夫是一个温和改革派。

位于圣彼得堡城西的使馆区,坐落着各国领事馆,帝国大使馆也在这里。

沙俄Gm爆发,震惊了各驻俄大使。

英法领事首先站出来提议,联合各国武官和护卫队,共同组成联合防卫力量,

防止起义人群冲击领事馆。

大夏驻俄大使徐敬义,没有反对牛牛大使的建议。

也因此,使馆区成为了圣彼得堡最后的“净土”。

通过层层防守,利沃夫的小汽车首先驶入了牛牛领事馆。

因为毛子是协约国的一员,而毛子爆发的Gm,全是战争诱发的。

所以,利沃夫首先拜访了协约国大使,试图取得英法的支持。

半个小时后,利沃夫走出牛牛大使馆,向大夏领事馆走来。

徐敬义不冷不热的接待了他。

还是老一套,利沃夫希望帝国承认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但徐敬义却左顾言它。

早在24号,局势不稳之前。

帝国政府就给徐敬义发来了指导电报。

皇帝和内阁要求徐敬义静观其变。

在毛子政权稳定之前,帝国的态度和以前是一致的。

帝国永远是毛子的朋友,但不要和临时政府领导人深谈。

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的利沃夫,并不意外。

只要世界列强不反对,利沃夫就已经很满足了。

......

昭武十九年1917年5月1日。

毛子杜马少数派,宣布正式成立俄罗斯临时政府,

由温和改革派代表利沃夫,担任临时政府第一任总理。

利沃夫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毛子国内的政治力量。

布维什维克、孟什维克、劳动派、地方自治势力等,

全在5月1日这一天来到了圣彼得堡。

乌里扬诺夫同样昼夜不停赶到了圣彼得堡。

在达塔夫利宫,利沃夫成立了新国家杜马。

新的杜马由各党派和势力共同组成。

这其中,由于孟什维克坚持君主立宪,

所以,孟什维克是他们几大派中,唯一经过尼古拉允许的合法派别。

也因此,孟什维克一直在“阳光”下发展势力。

这让孟什维克当选了杜马主席。

劳动派和社会Gm党分别位列副主席。

杜马议员中,孟什维克也占大多数。

布维什维克因为思想激进,被各大派别抵触。

所以,在这次杜马议会中,只占得3个席位。

一些就算在布维什维克看来,都是激进派的布维什维克叫嚣着:

“再次Gm!”

这其中,就属后来的“钢铁慈父”斯大叔喊声最大。

斯大叔早期的时候,可是专门为布维什维克筹集资金的。

当然了,筹集过程不怎么友好。

斯大叔带着人专门搞绑架勒索,有时也会客串下拦路劫匪。

....

乌里扬诺夫是一个理智的人。

他很快安抚了斯大叔等激进人物。

“Gm的第一阶段任务已经完成了,腐朽的沙皇一家已经被逮捕。”

“国家经不住再一次的动乱,我们应该坐下来和临时政府好好谈谈。”

乌里扬诺夫此时,对临时政府还抱有一点点幻想。

自从乌里扬诺夫在大夏转了一圈。

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君主专制或者君主立宪,不是没有好处。

同理,资产阶级就真的十恶不赦吗?

乌里扬诺夫相当困惑。

不等他找到答案,圣彼得堡爆发了Gm。

所以,乌里扬诺夫只能一边推动Gm,一边思考,俄罗斯的未来在何处。

其实,布维什维克在Gm过程中掌握了实际力量。

毛子的要害部门,比如电报局、广播站、车站、铁路,

百分之八十都掌握在布维什维克手中。

名义上的领导者临时政府,连一张声明都印不出来。

临时政府也看出了这一点。

所以,利沃夫在议会结束后,专门找到乌里扬诺夫谈判。

利沃夫以国家大义为基础,向乌里扬诺夫承诺,

临时政府会在合适的时间退出一战。

并立刻改善毛子民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上种种,让乌里扬诺夫选择了退让。

临时政府成功窃取了布维什维克的Gm果实。

.....

毛子爆发Gm,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别的不说,同盟国高层欢欣鼓舞。

得知毛子Gm消息的威廉二世,直接在无忧宫喝了个大醉。

在醉倒之前,威廉二世和首相贝特曼商议决定,

东线战场全程静默,所有东线的同盟国军队,不准向毛子军队发起进攻。

同盟国高层幻想着,毛子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出战争。

二德子只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幕,却看不到毛子Gm对二德子民众的影响。

二德子的有识之士受到鼓舞,向国会提出改革。

企图让二德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国家。

很多人都赞同这一点,贝特曼自己都在政府会议上声称:

“果断进行这一改革是必要的,否则,缰绳可能从手里滑出去。”

德皇在第二天也被贝特曼说服了,准备建立三级选举制度。

但,二德子国内的顽固派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坚决反对任何改革,声称强大的德意志只需要一个强大的声音。

这个声音就是霍亨索伦家族。

因此,二德子的改革无疾而终。

另一边,奥匈政府同样岌岌可危。

下半身堡在一战中的表现,完全出乎世人的预料。

国内的一些危机也因此爆发。

各族人民纷纷要求独立自治。

就连匈牙利议会也出现了和奥地利分家的声音。

奥匈国内的资产阶级政党,强力要求政府解除紧急状态,并召开国会。

但奥地利首相斯图克拒绝了这一要求。

奥匈政府采取了严酷镇压的手段。

一时间,维也纳城郊尸横遍野,每天都有被抓捕枪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