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飞现在已经不想再当海商王了,他只想回家。

因为一夜之间,他要收购的每一样东西都价格飞涨,已经与中原的卖价相差无几,毫无利润可言。

他的账房先生告诉他,若是按照新的卖价大量收购扶南国的特产,算上其他人工之类的支出,他这一趟至少要亏损十几万两银子。

没有一个正常的商人会做亏本的买卖,陆飞也不例外,他特意派人在磅逊城中到处打探了一下,才知道是扶南国国君亲自下的旨意,认为扶南国的物产都是上等之物,不应该贱价售卖,因而特意一一制定了规定价格,若是扶南国商人敢以低于规定价格出售,则会被官府问罪重罚。扶南国的商人也不敢抗命,只能遵循国君的意思将商品价格统统上调到规定价格。

陆飞一下子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只是扶南国的商人见利忘义趁势涨价还有周旋的余地,但现在是扶南国国君亲自下发的旨意,意味着价格暴涨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事了。

毫无疑问,若是他还继续大量收购扶南国的特产,这一趟扶南国之行不仅没什么赚头,反而会倒贴不少银子。

但若是现在就扬帆起航,离开扶南国,返回中原,他又不好跟齐王交代。

想到齐王跟他承诺过,不管他们以什么价格收购回这些南阳特产,陶家都会加价照单全收,陆飞最终还是一咬牙,决定还是留在扶南国,按照新的价格继续大量收购扶南国的特产,反正最终不管亏损多少都由陶家兜底,他怕什么呢?

前几日他还在嫉妒陶家,攀上了齐王这根高枝,什么赚钱的好事齐王都会交给陶家,现在他才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陶家在负债前行,敢情陶家之所以能搭上齐王,是因为他们一直默默在替齐王扛下那么多亏损呀。

仅仅是扶南一国,陶家就要赔上不下十几万两银子,若是再加上其他南洋国家,最终合计下来陶家至少要亏损上百万两银子。

也就是陶家,若是换成其他任何一家,根本承担不起如此大的损失。

陆飞不知道的是,随着他决定继续留在扶南国大量收购特产,扶南国上下的百姓几乎全都疯狂了。

要知道,木材、香料、象牙、犀角和沉香这些东西在中原是稀罕之物,但是在扶南国虽不至于说是随处可见,但是要搞到这些东西也绝非什么难事。

现在这些扶南国特产价格暴涨,但是来自中原的商人还是愿意继续收购,意味着任何一个扶南国的百姓,只要稍微有门路搞到其中任何一种,卖给宁国商人,他们便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钱财,是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耕种好几年都挣不到的数额。

如此一来,扶南国不少百姓再也无心耕织,纷纷全家男女老幼齐上阵,到处去搜罗宁国商人需要的特产来换钱。

而恰在此时,整个扶南国不知何时起流传一种说法,说宁国灭掉了盛产稻米的林邑国,发现了占城有一种良种水稻,性早莳、早熟、耐旱、粒细,产量颇高,宁国打算大量往林邑国迁徙汉人深耕细种,以汉人先进的耕种技术,稻米必然年年丰收,如此一来,稻米将变得一文不值。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发整个扶南国百姓的不安,因为扶南国绝大多数百姓都是以耕种水稻为生,虽说大多数也是自产自销,但也会拿吃不完的稻米去换一些生活用品,若是稻米当真变得不值钱,对他们正常的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

而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粮价已经一路下跌,那些贵族、地主和商人也开始在大量抛售手中的粮食,又造成粮价的进一步下跌,反而继续加重了扶南国百姓的不安。

一边是搜罗特产获利颇丰,一边是继续耕种担惊受怕,扶南国的百姓没有一个人再坐得住,家里有地的没有人愿意再继续种植不值钱的水稻,而是改种肉豆蔻等香料,而没有地的百姓则全家出动,到处去搜罗宁国商人需要的特产。

整个扶南国再无人愿意继续在地里辛苦刨食,不少百姓反而通过搜罗特产卖给宁国商人赚到了不少钱财,过上了好日子,又带动了更多的百姓疯狂投入这场赚大钱的盛宴中。

扶南国已经没有一个百姓愿意继续种地了,种地哪有卖特产来钱快,反正将来粮食也变得一文不值,他们手头有了钱,到时候花钱从其他国家买来就是了。毕竟南洋这个地方,气候炎热,土地肥沃,河流密布,雨水充足,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

当陆飞率领船队满载满载着一船船的南洋特产即将离开磅逊港时,大量的扶南国百姓亲自跑到码头依依不舍送行,并迫切想打听这些宁国的商船几时会再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商船都是来给他们扶南国百姓送钱的财神爷。

陆飞的回答没有让他们失望,他按照萧玠事先的吩咐,大声告诉这些扶南国百姓,只要船队回到宁国卸下船上的货物,他们便会立即返航,继续回扶南国收购他们的特产。

扶南国百姓瞬间一个个都放心了下来,这些宁国商船还会继续回来就好,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好日子的他们可不愿意继续去过以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

金边,王宫。

一听到宁国船队离开磅逊港的消息,国相竺哲耶立即匆匆进宫向国君黎跋多禀报此事。

“启奏国主,宁国商人的商船已经离开磅逊返回宁国了。”

“好呀,他们可终于走了。”得知这一消息的黎跋多也是大为开心。

他依从国相竺哲耶之言,将宁国商人想要收购的扶南国特产统统涨价,但是却没想到宁国商人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还是照单全收。

虽说不明白这些宁国商人为什么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但是黎跋多也没有客气,从中也狠狠大赚了一笔,国库因此充实了不少。

现在听说这些宁国商人走了,他心中一颗石头总算是终于落了地,毕竟此事太不符合常理,这些宁国商人一天不离开扶南国,他总担心国库中的银子会有什么变故。

“国相,如今国库充实,我们也是时候讨伐真腊人了,让他们知道背叛我们扶南国的下场!”

手中有钱,黎跋多也变得踌躇满志,多了几分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

竺哲耶连连点头称是,他也认为如今扶南国钱粮充足,是时候彻底消灭北方的真腊人了。

(祝各位读者大大新的一年大展鸿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