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事后

本来热热闹闹的冬狩阶节就这么草草结束了,所有当事人都怀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了各自的府邸。

马车上,湘云紧紧抓着贾琥的胳膊,却是睡觉都在做噩梦。

贾琥也是陷入了沉思。

当年的废太子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家在那场政变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而这次遇到伏击的,又在其中做了什么?

淮王谋反事件和这件事有关吗?

当年的太子党到底有谁在其中?

贾琥想的很多,但奈何线索太少根本分析不出来什么。贾琥总觉得这件事情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

眼下可以知晓的是,事情肯定能够调查的水落石出。

毕竟当今天子干别的不行,其天命【特务皇帝】可是专门针对这种政变的。而天上皇的【太皇天威】也很可能会让一部分废太子余孽主动坦诚。

贾琥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其中的政治利益最大化。

贾家作为那次政变的核心参与者之一,贾琥觉得有必要问问自己大伯,当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在江南的时候他就已经瞒过去一次了,这次必须要挖掘出真相!

可惜贾赦不愿意说,只说此事与贾家无关只等后事发展就可。

贾琥听此也就放弃冒然插手的念头。

再说彰武帝回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血洗秀衣卫,只留下自己亲自培养出的嫡系。而后让大太监戴权组建“东缉事厂”,专门负责此案,其成员都是宫中太监。

却是彰武帝借此机会分割了一部分秀衣卫的权力。上次江南事变中,南直隶绣衣卫之事已经让彰武帝心中扎了一根刺,这次也是借着这个理由进行一边肃清。

其次就是禁军的变动,最倒霉的就是金缕玉衣侯。以玩忽职守治罪,念其祖上功德,夺其世袭“金缕玉衣侯”爵位,收回赦造侯府。

这次死了这么多人,必须有人负责。

这口锅砸在上官云身上也不太冤。

这是开国二十四功臣中第二个被正式削号的,比有名无实的宁、荣二国公府都惨。

可见这次彰武帝的震怒。

第三就是将那日负责清查林中的禁军全部斩首。虽然知道这会冤枉不少人,但心狠手辣的彰武帝却是抱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他要狠狠震慑一下这些禁军。

不光那些禁军本人遭殃,他们的家人也一样难逃厄运。家里九岁以下的男丁入宫做太监,长得漂亮的女眷全部打入教坊司入贱籍。

彰武帝的意思很明确:都睁大眼睛看着点,瞧瞧身边谁是叛徒!只要有一人背叛朕,你们那一组的就全部诛连,不光自己倒霉,家人也一并受到牵连。

不得不说彰武帝的操作却实将宫内的禁军吓得不轻。一些禁军是家人受到挟持才不得不背叛的,眼下发现这叛不叛家人都得遭殃,那还不如坦白从宽,这样自己还能保一命。

从这些禁军的交代中,彰武帝捋出来第一个人就是负责掌管士兵籍贯资料的户部的籍贯司及兵部兵策主簿。

彰武帝当即令人抄家,而后把人关押到皇宫之中审问。

彰武帝目前完全掌控的也只有皇宫,他怕把人弄到大牢后会因不明原因死亡。

只能说皇帝陛下确实有脑子。

很快的,那籍贯司主事就供出了上线,内阁三辅王神龄。

但是彰武帝不相信,他感觉这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这家伙乱咬出来的。王神龄是他一手提拔的,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但此事毕竟关系重大,他想了想只是招王神龄入宫试探问询。

一番试探后,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正是因为如此让彰武帝再次开始怀疑了。

这忠厚老实的大老王,不会真的是叛徒吧?王神龄的老师是废太子的太傅。但是太傅死的早,没被废太子造反案牵连。

这家伙有没有可能跟废太子余孽有勾搭呢?

疑罪从有,还是先圈禁控制起来再说。

很快的,彰武帝就拿定了主意。

而此时,已经到了除夕。

年前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废太子余孽谋反事件可是在整个神京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压抑的气氛连年味都给冲淡了不少。

天下最为敏感的百姓就是神京的百姓。

在发觉不对后,基本上就是家家闭门不出,让神京的街上显得更加空旷,令那诡异的气氛变得更加浓郁。

本来打算在今年大开宴席的贾家也是低调了不少,撤了戏班子和摆在宁荣街的流水宴,也没说在初一请亲戚们过来的事,只是告知了那天下午去宁国府祭祖。

在这几天里,发生的事情可不少。

金缕玉衣侯因“玩忽职守”直接除爵。

刑部尚书族诛,于闹市凌迟,

前太子太傅开棺戮尸,夷三族。

废太子余孽谋逆案,涉及多名三品官员,六品以上官员多达三十位,总共牵连一万七千人。

神京城的菜市口可谓血流成河。

空荡荡的教坊司这一次就接近满员,就这样彰武帝还是要坚持继续清查。

最后在内阁首辅李善宝的劝解下才勉强同意让这事情翻个片。

不过用来查案的临时机构东缉事厂却是在这次事件之后保留下来,并继续秘密调查废太子余孽。

彰武帝知道,这件事还没完!

在这次案子中,最倒霉的就是王神龄。

前太子太傅是他的座师,而他举荐的同门师兄弟中有几人便扯入其中,让他也跟着受了牵连。

彰武帝念在王神龄老实的份儿上也没太为难他,也就是直接将他从内阁大学士贬成了琼州节度使,将他发配到海南岛搞开发建设去了。

贾政是个厚道人,并没有因王神龄失势而悔了王燕婵和贾宝玉的婚事。

倒是王夫人为此大闹一场,觉得还没定婚怎么能说悔婚,被贾政臭骂一顿后,她就看王燕婵这个准儿媳哪都不顺眼。

贾政的品德令王神龄唏嘘不已,直呼患难见真情。在将女儿托付给贾家照顾后,就带着妻儿无比落寞的离开了神京。

而这个时候,荣国府则是来了对奇特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