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钱终究是明末的硬伤,九边重镇要粮饷,天下的官员要俸禄,皇宫大内要花销,最主要朱由校还有个独特的爱好,打家具,家具的木材都是从各地乃至于海外运回来的珍稀物料,哪哪都要钱,没钱怎么能行?这时候,朱由校只想搞钱。

于是。

动商税的念头再次萌生。

这次朱由校学聪明了,他准备让魏忠贤悄咪咪的南下秘密调查,暗地里来一招釜底抽薪,小钱钱是不是就有着落了?

呕吼。

事与愿违。

天启七年五月十八日。

这一天阳光明媚、暖风轻拂,朱由校带着乳母客氏、魏忠贤、掌印太监王体乾和几名心腹到西苑游玩。推杯换盏间那游湖的兴致不就来了,朱由校非要荡着小船到湖里浪,魏忠贤不同意,可掌印太监王体乾是个马屁精,亲自掌舵领着皇帝就下水了。

呵。

船行至湖中心。

朱由校突然诗兴大发:“啊…大海啊…你…哎哎哎?噗通!”

王体乾还没来得及拍马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皇帝落水这可是大事儿,魏忠贤差点吓尿,好在旁边伺候的锦衣卫及时将朱由校从水里捞了出来。受到惊吓后朱由校也不想游湖划船了,一行人匆匆回宫。可从那天起朱由校就病了,时而觉得热、时而浑身冷,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

就在魏忠贤麻爪的时候,阉党之一,兵部尚书霍维华献上了一仙方“灵露饮。”

灵露饮乃取顶级粳米反复淘洗后入木甑蒸煮,底部放一银瓶,滴答下来的精华便是所谓的灵露。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玩意不就是将米汤子的做法极具复杂化了吗?可在朱由校眼中这玩意不错,凉丝丝,甜滋滋,喷香扑鼻,喝吧,喝了灵丹妙药估计就…额…死了。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紧接着朱由检继位,一举清除了阉党,加征商税的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阉党倒台。

东林党一家独大。

江南士绅家族从此更加肆无忌惮,已然在事实上脱离了皇帝的掌控,称之为划江而治毫不为过,江北的百姓生活凄苦、赋税严重,江南的豪门酒池肉林、奢靡成性,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起初大家都乐坏了,这小日子过的才叫日子。然而,乐极也有生悲的时候。不知怎地,皇帝突然对江南一脉的官员下手了,东林党三品以上的官员接二连三在朝中失势,或被砍头,或被抄家,死的那叫一个惨。他们死后江南总得扶持新人吧?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在了财部尚书侯询和礼部尚书韩璜身上。

可特喵的。

这两个老东西位极人臣,给钱不要,给娘们老头岁数大折腾不过,给古董字画人家不稀罕,反正就是油盐不进,这可把江南方面急坏了,消息闭塞,没人帮扶,万一哪天皇帝要加征商税甚至抄家灭族咋办?他们是有钱,可手里没有权和兵啊!在这么下去指不定将来出什么乱子!

“不行!得走了!”钱多多眼神闪烁,他心中有种预感,皇帝应该准备对江南动手了,这时候还留在大明那就是找死,他在海外有不少资产,此时若不走…将来怕是没机会了。

想到这。

钱多多沉声对车夫说道:“走!回家收拾收拾,明日离京!快马到浙江报信,让那边准备好船送咱们离开。”

“得嘞。”马夫是个忠心的,他不再多问,扬起了马鞭朝家里走去。

黑夜间传来钱多多的叹息。

“不知道…还能不能走得掉…”

东厂。

密室内。

魏忠贤盘坐在塌上,胸口微微起伏,均匀的呼吸声足以证明他坐着睡着了。

“老…老祖宗…”

听到门外传来声音,魏忠贤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眸子散发出阵阵骇人的光芒,嗓音低沉的道:“说。”

“启禀老祖宗,您让看着的那个钱多多,于今夜子时先后去了韩尚书府和侯尚书府。”

“可带有重礼?”

“看样子带了,不过两位尚书并未接见他,那钱多多仿佛察觉了什么,如今正在家中收拾金银细软呢。”

“嗯。”

忽然。

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门外的声音消失,过了一会,那人复又禀告道:“老祖宗,底下的小崽子拿了个钱多多的信使,他让浙江那边安排好船送他出去,他…怕是要跑…”

“呵…”魏忠贤冷笑一声:“他跑的了吗?去吧,拿了他先关起来,明儿咱家入宫请示了皇爷在做处置。”

“遵命…”

呼。

不知从哪里刮进了一阵风,吹灭了桌子上的蜡烛,随后,断断续续的木鱼声从密室传了出来…

竖日。

徐光启步履匆匆的来到了乾清宫:“陛下,臣刚查验过,兵器局在大军出征前预计可造出红夷大炮二十至二十五门左右,燧发枪三千支,其余各类器械无数。”

“唔!”朱由检点头,吩咐道:“燧发枪下线后全部交给卢象升,火炮的事儿你们得抓紧,人歇炉子不歇,在出征前必须尽量多的造些火炮出来,重骑的甲胄做的怎么样了?”

徐光启苦笑:“陛下,您上次说的水锻技术还能突破,现在只能靠人工打磨,昨天臣去看了看,大军出征前顶多能做出五百副了。”

朱由检一阵无语,这要在后世,分分钟就给你搞出来。可现在不同,冶炼技术不成熟再加上没有电力帮助,徐光启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他鼓励道:“好,尽量多的去搞,让大家伙别怕累,忙完了这阵朕给他们放几天带薪假,你在给大家鼓鼓劲儿,最起码在伙食上不能苛待了大家,辛苦爱卿了。”

“臣愧不敢当。”徐光启憨笑着告辞,一路风驰电掣的回了工部驻地。

虽然年还没过完,可工部各处的厂子里已然热闹非凡,工匠、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提前上工,没日没夜的加紧生产钢材、水泥、红砖、武器等,朝廷给的实在太多了,多的让人拒绝不了。

稍倾。

徐光启叫来了各处的管事,他郑重说道:“诸位同僚,上面的旨意下来了,时间紧任务重,本官不在赘述,就一点,保质量、抓安全、促生产。”

“老毕,燧发枪的工厂你在负责,本官给你一个数,一万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大军出发前本官要看到一万支燧发枪,你可能做到?”

毕懋康略微思索,沉声道:“我部当竭尽全力,日夜赶工,保证完成任务!”

“好!”徐光启又看向旁边的赵士祯,问道:“老赵,重甲怎么样?临出征前搞一千副出来有问题吗?”

赵士祯摇头:“一千副有些难,七八百副估计没问题。”

“那就八百副!越多越好!”徐光启沉声道:“陛下给了匠人们身份和地位,大家就当好生做事儿报答陛下,诸君,有劳了!”

“大人客气!”

“分内之事罢了!”

“好!”

“本官已命人宰杀千头牲畜,米面管够,告诉大家放开肚子吃,吃饱了好好干活!完成任务,本官另有奖赏。”

“呕吼…”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