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百花发时我不发。

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

遍身穿就黄金甲。

上回书说到沽源县被鞑子趁着夜色掩护攻破,守城将士悉数战死,全城百姓在睡梦中遭到屠杀。

书接上回。

且说那额哲王子正欣赏着手下和爱犬揉捏我中州百姓,忽闻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原是心腹爱将阿尔卑斯步履匆匆走了进来。

“额哲王子…城外发现了明军踪迹,人数不详,现已与我后军开战!”

“什么?”额哲仓促起身,眼中满是不可思议,问道:“可知是谁的部将?”

阿尔卑斯摇头,回答道:“夜幕太黑,我无法看清对方的旗帜,额哲王子,现在情况对我十分不利,为了防止被明军包围,撤吧!”

“额…”额哲轻拂胡须,惊慌之色在眼底转瞬即逝,低声道:“让勇士们集结,一个时辰后于东门突围。”

“是。”

阿尔卑斯拱手行礼后快步离开。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额哲轻叹一声:“完了…这次回去…真不知道怎么跟父汗解释…”。

额哲固然莽撞和自负,但却不傻,他清楚,城内狭小,七拐八弯的巷道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性,唯有在野外,平原上才能发挥蒙元骑兵最大的威力。突围!必须突围!明军固然羸弱,但他们的火器很厉害,若是被围堵在了城中,待明军大部队杀到,纵然长生天亲自下来披甲作战,怕也难逃被打成筛子的下场。

稍倾。

收拾妥当。

看了眼地上满脸悲戚的大户小姐,额哲轻轻挥手,手下狞笑着冲向了她,手起刀落,香消玉殒,如此也算解脱吧。

策马出门。

斥候呼啸而过,尖锐的哨子声此起彼伏,蒙元骑兵多数衣衫不整的从各处跑出,仓皇上马,朝正街集结,人越来越多,于黑暗中静静等待,紧张的情绪在他们之间流传,马儿的嘶鸣不绝于耳。

额哲拉过阿尔卑斯,沉声问道:“集结了多少?”

阿尔卑斯的脸色很难看,回答道:“三分之一不到,仍旧有人在陆续归队。”

沉思片刻。

额哲命令道:“再等等,半个时辰后没有归队者…那就由他们自生自灭吧!”

城门外。

赵率教望着不远处的沽源县,晚了,终究还是晚了,城里已然火光冲天,想来城内的百姓定然遭到了非人般的对待,恨,无边的恨意在心中滋生,他紧握着拳头,点点殷红从指缝中渗出,滴滴答答落在地上,凝结出了一抹血红色的冰晶。

稍倾。

诸千户上前听令。

赵率教凌厉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沉声道:“狗鞑子屠我百姓、辱我乡邻,本将军深深恨之,此战,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全歼来犯之敌,诸君,可有信心?”

“有!”

山海关。

依托长城。

抵御鞑虏。

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命大将徐达镇守北平,发燕山诸卫,屯兵一万五千人于此地,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以防备蒙元余孽。后经多年,山海关长城防御体系逐渐完善,历代皇帝皆以此为重,屡屡调精兵驻扎与此,后成立山海卫,下辖十个千户所。因此地干系颇大,朱由检调赵率教入关后,给钱、给粮、给人,大力扶持其重整山海卫,凭借着如此优待,赵率教推陈出新,花大价钱,数月时间打造出了一支堪称精兵的万余人队伍,此番上阵也算是一种磨练。

“众将听令。”

“李卫国。”

“末将在。”

“你部斥候尽数前出,四边城门但有风吹草动即刻将消息回传,不得有半点失误。”

“得令。”

“赵新元、张成、刘安、王正和。”

“末将在。”

“你四人各陈兵两千于东、西、南、北四门,防止鞑子趁着夜色突围,各部斥候都跑起来,勤加联络,务必保证第一时间发现敌军,阻挡敌军,支援友军,不可放走任何一头蒙元畜生,可能做到?”

“领命。”

眼见士气不错。

赵率教频频点头,沉声道:“诸君,这次鞑子入侵造成了多大损失不得而知,但无论是遵化亦或者玉田,乃至于眼前的沽源县,这群杂种欠下的累累血债必须血债血偿。”

“此战。”

“纵然战至最后一个人,也必须要牢牢守住各门,不可放走任何一个狗杂种!”

“不接受投降!!!”

“不接受投降!!!”

“得令。”

“行动!”

一声令下。

除却各部的斥候外,山海关卫兵分五路。

其中四路分别由赵新元、张成、刘安、王正和率领,快速机动到东西南北四门处,将城门牢牢封死。

最后一路由赵率教亲自率领,人数不到三千人,几乎全是稀缺的骑兵,这是一支机动力量,一支足以令敌人胆寒的预备队。

城内。

鞑子军队几乎完成了集结,四千多人的骑兵加上近万人的仆从军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

唏律律。

斥候策马朝中军奔来,到了近前大声报道:“报…额哲王子,明军近万人已对沽源城完成了合围,四门都已经被堵死,每处约有明军两三千余,骑兵几乎没有,多是步卒。”

额哲冷笑:“区区步卒,安能挡住苏尼特部勇士们的步伐?传令下去,集中全部兵力朝东北突围。”

“得令。”

哗啦啦…

踏踏踏…

号子声中。

阿尔卑斯策马于军前大喝:“仆从军!仆从军全部上前,掩护骑兵撤退!”

仆从军。

称之为军。

实则不然。

他们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有争夺草场失败部落的族人,有依附于苏尼特部的少数民族,里面最多的就是于征战中被掳走的百姓!

为了生存。

这些仆从军只能听从狗鞑子的命令,粮食充足的时候,他们协助蒙元人冲击军阵、运输粮草。粮食不充足的时候…他们就是军粮!尤以细皮嫩肉的汉人最受欢迎,被狗鞑子们冠上了“两脚羊”的绰号。

狗鞑子将仆从军分成百户、千户、万户,实行株连制度,跑一人株连百户,跑百户株连千户,跑千户株连万户,没有人敢逃跑,甚至于,他们反而帮着狗鞑子死死盯着周围的队友,生怕哪个没长眼的逃跑不成,反而害了自己。

嘎吱吱。

东城门洞开。

赵新元探头望去,只见一眼望不到边的仆从军被驱赶着从城门处走了出来,他们浑浑噩噩的朝前走,纵然身前的明军已经举起了弓箭和火铳也仿若没看见,一步步,慢慢走向了明军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