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承恩。”

“传朕的旨意。”

“进剿草原的计划暂停。”

“传首辅、阁臣、吏、户、礼、兵、刑、工、财、审计八部尚书,外加房壮丽、英国公、魏国公、黔国公、卢象升、李若链到南书房议事。”

“遵旨。”

朱由检抬腿要走,仿佛想起了什么,转头对范文光说道:“你也来。”

南书房。

群臣涌动。

此时若在里面丢个炸弹,想来这大明朝都得塌半边天。

“陛下如此匆忙叫我等来,所为何事啊?”

“本官也不知,传旨的太监直接将本官从茅厕里拽出来的。”

“咦…”

“住嘴。”

“陛下到了!”

“赐座。”

朱由检迈步进来,扫视了一眼群臣,坐在了上首的位置,对王承恩说道:“念给诸位老臣听听。”

“遵旨。”

王承恩从怀中取出洪承畴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奏疏,朗声念道:“巴拉巴拉…”

稍倾。

念完。

群臣一脸震惊。

百姓造反。

挥师十余万人。

天呐。

陕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朱由检环视了一圈,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群臣将目光看向温体仁。

温体仁作为首辅,自然当仁不让,轻咳一声道:“陛下,起兵造反定有缘由,臣以为当即刻派遣使臣入陕西,行剿抚并存之策方为妥当。”

“你说派谁去合适?”

“这…”

“哼!”

朱由检冷哼一声,道:

“朕先定个调子。”

“首先。”

“他们全都是朕治下的百姓,或许被蛊惑、或许被裹挟、或许出于无奈才走上了造反之路。”

“他们不容易。”

“朕不忍兴重兵尽数剿灭,伏诛匪首之后,其余百姓既往不咎,各自归家即可。”

“陛下圣明。”

群臣又是一顿彩虹屁。

内阁辅臣刘鸿训出声说道:

“陛下,臣愿为使臣,随同李大人、范御史前往陕西调查诸事。”

“另外。”

“百姓造反定有缘由,若满足其所需,准许其所请,想来这群乌合之众便会做鸟兽散去,臣请陛下准许臣便宜行事之权。”

朱由检点头,道:

“朕知道。”

“既然爱卿愿往,朕便准你所请,赐天子仪仗,行便宜行事之权,代朕出使陕西。”

“另外。”

“督查院右都御史范文光为副使,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李若链为监察使,随你一同前往。”

“事不宜迟。”

“你们回去收拾收拾即刻启程。”

“不必担心。”

“朕会派兵襄助你们,若造反之徒执迷不悟,镇压了便是。”

“遵旨。”

刘鸿训、范文光、李若链躬身领命,快步出了南书房。

朱由检看了一圈,没见到崔呈秀,便问道:“崔爱卿的身体怎么样了?”

王承恩回答道:“皇爷,从昨夜起崔大人便昏睡不醒,御医去了几次,情况很不乐观,崔府已经在准备丧事了。”

崔呈秀。

这位阉党的骨干成员病倒了,他没有什么大能耐,就是个墙头草,若非嘴甜压根就不会入魏忠贤的眼。从另一个角度看,他还是保皇派,是朱由检的铁杆支持者。

原本。

朱由检还在想怎么将其拿掉而不会寒人心,此时这家伙病倒正和他意,于是说道:

“崔爱卿积劳成疾,朕心中悲痛万分,在派御医到其家中“好好诊治”,所需药材凡大内有的皆可取用。”

“另外。”

“兵部不可一日无主。”

“传朕的旨意。”

“飞马去归德,起复袁可立为兵部尚书,复太子太保衔,加柱国,再加谨身殿大学士,享入阁辅政之权。”

“遵旨!”

王承恩快笔急书,刷刷点点录下了中旨,拿给朱由检看了看,确认无误后立刻用印,以八百里加急发往河南。

朱由检又看向孙承宗,道:“朕知道爱卿的审计部琐事繁多,然现在兵部抱恙,爱卿当在袁爱卿未到之前担起兵部的胆子。”

孙承宗躬身回答:“臣身上兼着兵部左侍郎的差事,梳理兵部事乃本分也,不敢有半点怨言。”

“好!”

“魏国公、黔国公。”

“臣在。”

“进剿草原之事暂缓,你们即刻领京师大营两万入陕西平叛。”

“遵旨。”

“英国公。”

“臣在。”

“此乃多事之秋。”

“着你统帅京师大营剩余兵勇,没有朕的旨意,一兵一卒不可擅动。”

“朕现在给京营的待遇也不差,你们都给朕操练起来,任何人敢闹幺蛾子,直接拖出去斩首。”

“遵旨。”

“卢象升。”

“臣在。”

“天雄卫移镇通州,以做京师之屏障,操练一刻不得马虎。”

“遵旨。”

“财部、户部、审计部。”

“臣在。”

“即刻派发行军用的粮草、被服及一应物品,争取明日一早大军开拔。”

“遵旨。”

“工部。”

“臣在。”

“打开库门。”

“下发半数军械,今日连夜发放,明日一早必须全部到位。”

“遵旨。”

“首辅、吏部、督查院”

“臣在。”

“看好朝里,这个时候朕不想因为其他事分心,你们就要多操劳些了。”

“遵旨。”

“另外。”

“传朕的旨意。”

“调忠贞伯秦良玉率白杆军入陕,阻止起义军逃窜,告诉秦将军,若流匪顽固,可直接歼灭。”

“你们别怪朕心狠。”

“他们要造反,朕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台阶,有能力者朕甚至诏安他们。”

“”

朱由检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凉茶抿了一口,心中的火热消退了不少,沉声道:“朕希望诸位爱卿通力协作,共同协助朕度过这次难关,朕要当明君,当圣主,离不开诸位老臣的扶持。”

“成就了大明王朝。”

“诸位爱卿当名留青史。”

“且去。”

“朕坐镇京城。”

“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遵旨。”

群臣散去。

朱由检躺倒在塌上,只觉得浑身一阵乏力,太难了,真的太难了,现在这大明朝到处都是窟窿,必须得破而后立,朱由检恨不得自己造自己的反,那样行事还没有那么多顾忌。

东林党。

江南士绅。

农民起义军。

蒙元余孽。

虎视眈眈的黄台吉。

海上的倭寇。

特娘的。

整个天下好像全是大明的敌人,就没有一天能让朱由检消停的时候。

除此之外。

朱由检还得天天提防着,生怕哪天睡梦中被人弄死,心神长期紧绷之下,任何人都会疲惫,尤其是皇帝,这天下是他的,有个什么闪失,叫他如何去面见朱家先祖?

渐渐地。

心烦意乱的朱由检竟然沉沉睡了过去。

王承恩蹑手蹑脚的进来,给他身上盖了件毯子后,转身出了南书房。

门外。

方正化、曹化淳、王承恩面对而立。

王承恩小声道:

“皇爷最近疲累的很,咱们这些当奴婢的总要尽点心,争取为皇爷分担些忧虑才是。”

曹化淳点头。

“正是如此。”

“多事之秋。”

“多事之秋啊…”

“你们守在这,咱家去各处转转,最近咱家的眼皮总是跳,但愿别处什么事儿。”

“好!”

王承恩看了眼方正化,转身蹲坐在门口,立刻有人将毯子盖在了他的身上。

方正化罕见的没有吃卷饼,他眼神闪烁了几下,转身朝深宫之中走去。

杂草重生处。

一座废旧的宫殿矗立在其中,院中十分破旧,朱红色的门窗已然褪色,显得有些暮气昭昭。

嘎吱。

推门而入。

里面陈设简单。

东墙上挂着十五张画像,画像中的人均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赫然是大明历代帝王,画像下摆放着供桌,桌子上摆满了三牲、供果,香烟袅袅,在这破旧的宫殿之中竟显得十分神圣。

跪在蒲团上叩首三次。

方正化起身不知在何处摸了一下,嘎吱吱,一处墙壁竟然应声打开,他一猫腰钻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