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稍倾。

浑身披甲的张世泽进殿。

“陛下。”

“嗯。”

“来了。”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奏折,笑了笑,问道:“辛苦了,在宫中当差会不会枯燥?”

张世泽赶忙摇头:“保护陛下及娘娘们的安全是臣的职责,臣觉得一切都好。”

朱由检摇头轻笑,道:“少来,朕常在深宫,觉得自己都快闷死了,从前你赋闲在家,而今陡然身上多了担子,既惶恐,又烦闷,日子过的肯定没有当公子哥舒坦。”

张世泽噗通跪在地上,身子抖若筛糠,惊恐的说道:“臣不敢!臣不敢!”

“行了。”

“起来吧。”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朕问你,若命你领兵出征塞外,你当如何?”

张世泽愣了一下,半天才说道:“陛下,臣全听您的,您让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

朱由检笑了。

“怕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张世泽回答:

“不怕,只要是陛下让臣做的,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臣也敢去。”

“好。”

沉思片刻。

朱由检说道:“自大明往西,有一国名为叶尔羌汗国,近日该国发生叛乱,其国国主势微,特派使者来大明求援,朕想让你去,悬师塞外,为国征战,你可愿去?”

张世泽三拜叩首,道:“臣家自成祖爷奉天靖难开始,一直世受皇恩,小子不才,亦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数年。陛下登基后对张家百般疼爱,臣无以为报,唯有效死尔。”

“你倒是会说话。”朱由检笑骂一声,道:“今时非同往昔,朕派你去,并非真的要帮那阿不杜拉,而是想让你耗其国力,乏其民心,让叶尔羌国分崩离析,最终并入大明版图。”

“你。”

“还有你弟弟。”

“都会得到恩赏。”

“你们俩都去。”

“一方支持前汗王阿不杜拉,一方支持现汗王速檀马合木,你们要让他们掐起来,越狠越好,最好同归于尽。”

“到时候。”

“将叶尔羌并过来也好,还是扶持傀儡汗也罢,朕自会定夺。”

“能行吗?”

张世泽眼中闪过一抹狠色,道:“臣以为,反正不是咱大明的百姓和军队,死伤多少又有何妨?”

“臣从小就调皮,东家串西家跑,若是于国事臣还欠点火候,可若是…嘿…臣保证,定搅的叶尔羌国无宁日之时。”

“那就好。”

朱由检说道:“死多少人朕不在乎,大不了到时候移民过去便是,朕要的是他们的土地,矿产,金、银、宝石、牛羊、马匹等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对于我大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朕不放心让别人去,就选了你,你莫要让朕失望。”

张世泽叩首:“能得陛下信任,臣三生有幸,别的臣不敢说,叶尔羌国之所有皆是您的,是咱大明的,任何人敢伸爪子,敢乱拿,臣就把他们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钱。

土地。

资源。

这三样是朱由检最在乎的东西,之所以鼓励百姓多生孩子,为的便是将来派遣殖民。

否则。

有了地。

没有足够的百姓和军队占领,那跟前元有什么区别?蒙古人的铁骑都打到欧洲了,结果苦于没办法建城、移民,只能抢掠一番后退回来,这样的讨伐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引得他国愤慨,继而群起而攻之。

朱由检派出去的远征军意义十分重大,他们并非为了征战,真正的任务是亡其国,灭其种,绝其文化,宣扬汉人文明,这个同化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也许十年,兴许百年,但只要坚持不懈,那些番邦之人习得了汉字,学会了汉语,习惯了汉人统治,在多移民过去,那些土地,就会成为大明的固有领土,永世无法分割,这才是真正的谋国之策。

这时。

张世泽又问道:“陛下,敢问臣领兵多少。”

想了想。

朱由检回答:“那叶尔羌毗邻草原,想来马匹甚多,其军队自然以骑兵为主,咱们大明的马比不上他们,人没他们强壮,只能以火器取胜。”

“朕从京营调两卫精锐给你,再从天雄卫调一所,全部配属最新的火铳、大炮,如此,定然无忧矣。”

“同时。”

“朕会命京城、山河四地衙门释放牢中的囚徒,你让张世恩去接收,这些人是他在叶尔羌安身立命的根本,除了帮助速檀马合木以外,他还得让叶尔羌国闹起来,乱起来,越乱越好。”

“这样。”

“大明才有理由长期在叶尔羌驻军,顺便可以保护殖民过去的百姓。”

“记住。”

“皇明虽大。”

“却无半点多余。”

“此间事罢。”

“朕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多看,多学,争取早日立起来。”

“只要你保持本心。”

“朕相信。”

“将来你的成就不会比已故河间王低,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国内讨伐算什么。”

“披坚执锐、灭种亡国才是大丈夫该干的事儿,我大明先祖以赫赫武功立国,朕作为后继之人,当尽全力将大明的版图扩大,成为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而你们。”

“跟着朕。”

“注定会名垂千古。”

“去吧。”

“世泽。”

“待你凯旋之日,朕会移驾城外,出十里去迎你。功名利禄尽在你的眼前,想要,自取便是!”

听完。

张世泽眼中战意沸腾,抱拳拱手:“臣回家收拾收拾,待整军齐备就出发。”

“去吧。”

朱由检投去赞许的目光,目送张世泽走后,他伸了个懒腰,让王承恩将调兵的旨意发了出去。

下午。

两道噩耗相继传来。

其一。

殿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崔呈秀经御医“诊治”,在家中病亡,享年四十三岁,朱由检追封其太子少保衔,谥号“文俭”,荫其子锦衣卫千户,着其子扶棺归乡安葬。

其二。

他的死引得满朝震惊。

张之极死了。

酒后失足跌下了台阶,磕到了后脑海,当场身亡,他虽然行事谨慎,碌碌无为,但毕竟是忠臣之后,且属最坚定的保皇派,朱由检给他的身后事极其隆重。

首先。

赐谥号。

“文忠”

加封太师。

配享太庙。

追封宁阳郡王。

出殡之日首辅扶棺,率领群臣送行。

另外。

朱由检下特旨,以张家世代忠于大明为由,封张之极次子张世恩为武安伯,食邑六百担。并着张世泽继承英国公名爵,赐字“文正。”

得此天大的殊荣,张家上下感恩戴德。

傍晚。

王承恩领着一俊俏少年快步进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