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

一眨眼来到了阳春三月。

下午一点钟张建军坐在黄梨树下,正在看着一份新京日报。

“岛国经济萎靡不振持续低迷,首相鸠山已向天皇递交辞呈,内阁迁都计划受到夭折.........”

张建军看完这段脸上露出了笑容。

自从香江回来后又过去了两个多月,在这个期间婉婷家,包括娄家老两口全部安排到位。

这也算是一人得道全部沾光。

了却一桩红尘羁绊。

最近可能通道要开启的缘故,张建军开始做起了宅男。

进入到农历三月份以后,顺义那边的工地又开始忙碌起来。

估计全部完工要到五月份左右。张建军每天除了修炼就是看看报纸,日子倒是过得挺悠闲。

周晓白开了春就亲自带队去了河北偏远地区,实施着张建军的医疗下乡计划,这项计划得到了好几家报纸的跟踪报道。

当然其中有着老爷子推波助澜的影子。

组织上得到消息以后也是高度重视,因为这次的下乡活动意义非凡,是对于肿瘤癌症患者的免费治疗。

虽然炎黄公司还没有宣传是何种新药,但总有一点风声会传出来。

包括卫生组织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炎黄公司的口碑一向非常不错,炎黄软膏已成为当今销售火爆的药剂。

便宜好用。

很多药企想模仿都是无从下手,检测出中药的成分和普通止血药剂差不多,但是自己做出来就是达不到炎黄软膏的效果。

如果按照炎黄公司的步骤制造,能不能赚钱都成了问题,因为他们现在的无菌设备根本无法跟炎黄公司相比。

听说炎黄生物公司,都是智能全自动无菌灌装设备。

机器设备的来源也无从得知。

因为炎黄公司的无尘车间根本不允许外人参观,一些企业去炎黄公司参观考察,也只能看看包装车间和药材仓库。

至于科研大楼也只能在玻璃窗外面看看,没有上级的允许也是无法进入。

如今炎黄公司又搞出这么大动作,显然已经发明了另外一款新药,虽然老百姓并不关心药是谁生产的。

但是药企不可能不关心。

从跟随的记者阵容就可以看出,炎黄公司这次的新药估计非同小可。

组织上的关心当然是得到了报备,任何一种新药生产出来不可能私自就能使用,要经过卫生组织和医疗部门的严格检测。

因此已经确定是抑制类抗癌新药。

如果真的有效果,那么这项成果将会填补我国抗癌药物的空白,每年向外进口就得买别人的外债。

否则国库就没有那么多外汇存储。

也能大大的节约进口时的成本。

所以上面怎能不关注。

就连叶老抽空还来了张建军大院一趟,得到小张同志肯定有效的答复,也是满面红光的匆匆离去。

外面传来的敲门声,让张建军从报纸上收回了目光。

神识一扫眼中露出恍然的神色。

刘光福来了。

想起年前的时候碰面让光福串串门,没想到时隔几个月才过来相见。

张建军起身穿过影壁墙打开了大门。

刘光福穿着一套大半新的中山装,拎着一个网兜正站在门外。

往兜里装着两瓶酒和一盒子蜂皇浆。

看见张建军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建军哥,过年之后大院出了点事走不开,所以一直耽误到今天才过来拜访您。”

张建军笑着说道:“光福你这样说就见外了,都曾是一个大院的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

“你人能来我就很高兴。”

“还带东西干啥一大家子也不容易,来来来,进里面坐着聊聊天。”

说完带着有点放不开的刘光福进了院。

也不怪刘光福放不开,他这一路上打量也是看花了眼。

就面前的一堵影壁墙,就能显示着院子的身份,进了大院之后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花木山石应有尽有。

自己身处的大杂院完全不能比。

张建军将刘光福带到客厅笑道:“都是自己人你喊了我二十多年的哥,我也从来没有把你当成外人。”

“你我之间也不要矫情,坐下来就当拉拉家常。”

“如果没有算错你比我小两岁半,今年也有三十八了吧?”

刘光福放下东西微笑道:“没错我比您小两岁来着,但看年纪您可比我显得年轻。”

“建军哥这栋院子也太讲究了点,也难怪您早早的就搬了出来。”

“不过红星大院现在也搬出去了几家,估计今后住在里面的人会越来越少。”

“李二虎一家子已经在外面买了房子,我好像跟你说过,许大茂现在儿子大了也准备在外面搞套房子。”

“我大哥和光天也在外面安了家,剩下的邻里确实不多了。”

张建军笑道:“时间确实过得有点快,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谁都不愿意房子没有房产证,毕竟这个大院名义上还是公家的,加上现在房子相对来说也好找你也得努力搞一套了。”

刘光福听到这脸上露出苦笑:“建军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现在轧钢厂我已经感觉出不太景气的样子。”

“很多工人其实心里都在担心这个问题,自从前些年开始已经在走下坡路,厂里面的订单都锐减了不少。”

“而去年的时候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严重起来,车间里的工人经常没活干,我都有点怀疑再过几年,轧钢厂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张建军听完想到了九十年代的下岗潮。

很多人就像一夜之间全部失去了工作。

新兴企业的进入加上国营体制的僵化,很多工厂不可避免的被时代所淘汰,这也是大势所趋不改变就会落伍。

想了想笑道:“这样吧光福,如果你愿意舍弃原单位就到我的公司来上班,你的文化虽然不高,但也经历了这么多年宣传科的熏陶。”

“过来做个策划之类的还是绰绰有余,工资我这都是按照国营单位最高标准来进行。”

“我们公司现在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今后还会招募一些人员,既然招人招谁不是招。”

“今后退休工资标准出于我个人情感,到退休那天帮你加上轧钢厂的工龄,毕竟当年你还是我安排进去的。”

“现在不景气了我自然不能不管你。”

刘光福听完眼睛顿时红了起来。

“建军哥,这........”

张建军摆了摆手微笑道:“整个大院说实在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还能联系,既然你我之间还能走动证明情分没散。”

“对于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你也不要有什么心里负担,毕竟咱们都一个院长大,说起来还是正儿八经的发小。”

刘光福一阵恍惚。

记起了十七岁那年科长办公室

建军哥帮他开证明时的模样。

流年剥夺了青春

却温暖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