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收持续了近一个月,林舒然也为村民们熬了一个月的凉茶。

这个秋收是高家村村民最轻松的一个秋天了,凉茶不仅消暑,还能淡化他们劳累产生的疲乏,他们都在心里记着卫生室的好。

也有聪明人知道是林舒然制作的凉茶,毕竟以前他们可没有这待遇,变化是在林舒然进入卫生室才有的。

林舒然也不是为了名利才做的这件事,她并没有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

秋收也等为两个阶段:收割和晾晒。把割好的粮食平铺在大面积空地上,经过几天的晾晒后进行脱谷,之后称重打包。

整个秋收走完后,村子需要去公社交公粮,交完公粮剩下的才能分到各家各户手里。

所以,全村最喜欢的日子就是交公粮日。交完公粮可就有闲下来的粮食支配,村里几乎都是这一天能吃的最饱,可不得喜欢的不得了。

高家村的公粮处理的干净,还被评为了一级粮。

这可把大伙儿高兴坏了,评级越高村里获得先进集体的可能性越大,这能不让人开心吗?

交完公粮村里就组织万众瞩目的分粮环节,高家村一共也就四十多户人家,一大半都姓高,剩下的小部分是后来搬迁就村的。

这个时代的一家人可和后世不一样,一大家子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很少有父母在就分家的情况。可想而知,一家大概有十几口人。

每家每户都是按照工分分粮,六公分左右就能够一个人吃饱饭了。

不过现在家家孩子多,一大家子的工分差不多也就够一年的嚼用,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林舒然来队里不到半年,但她进卫生室之后每天都是满工分,她分到的粮食足足有六百多斤,足够她一年吃的。

林舒然用工分换了二百斤红薯、一百斤高粱、一百斤玉米,剩下的折合成细粮一百二十斤,在村里用工分换细粮还是挺合算的。

很多人见林舒然换了细粮都摇摇头,估计是觉得她败家吧,粗粮比细粮多出来的部分都够一个人吃两个月的了。

队里也不是没有人换细粮,其实大部分家庭都会稍微换一些,逢年过节的好用来包饺子,或者家里来什么贵客拿细粮招待也很有诚意,只是没有林舒然换的那么多,她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

熬过了顶着秋老虎收秋的磨练,村里也迎来了新婚高峰期。

自打秋收结束,村里陆陆续续举办了六七次婚礼。知青点也有很多撑不住选择结婚的人,林舒然自然开启了搂席模式。

七十年代流行自行车或者牛车迎亲,村里自然有人打林舒然自行车的主意。

太阳还没落山,村里一个陌生婶子就上门借车了。

“林知青啊,俺来邀请你去家里吃席。俺儿子后天娶媳妇了,你可得来沾沾喜气啊。”

这个穿着天蓝色大花上衣的婶子是陈家媳妇,林舒然只闻其人未见真人,她就是陈寡妇的妯娌,陈老实的嫂子。

前面也提到过陈家在陈老实走后把陈寡妇孤儿寡母赶出门,大部分都是她窜蹬的。陈大媳妇长相憨厚老实,看起来就是务实过日子的好媳妇,和陈寡妇比起来更是贤惠的不得了,因此陈家上下对陈寡妇都不太喜欢。

林舒然最是不喜欢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特别是这种赶走小叔媳妇孩子的恶毒嫂子。

陈寡妇从一朵娇花变成如今模样,她可是出力不少啊。

“啊哈哈,婶子,那什么,有时间我肯定过去。提前恭喜你了。”林舒然给她表演了个皮笑肉不笑。

陈婶子完全没察觉林舒然的疏离,继续热情道,“婶子还有个事儿求你,你也知道咱们这儿婚宴习俗,男方都是骑自行车去女方家里接亲,俺们家也没个自行车,就寻思着向你借来用用。你放心,俺们就使几天,过几天就还你。”

使几天是几天啊?

再说凭啥你说借就借,她俩好像也没啥交情吧?

林舒然一点也不想把车借出去,又不是她儿子结婚,跟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婶子你看这真是不凑巧,我镇上公安局的朋友正好过两天相亲要用车,我已经答应借给人家了。要不你去村长或者大队长家借借?”

林舒然清楚地看到陈婶子的表情变化,她话音刚落陈婶子就回了她一个皮肉都不笑,脸色肉眼可见沉了下去。

不过她也不敢得罪林舒然,得罪大夫那都是老寿星上吊的事儿了。

“嗨呀,这可真不错巧,啥好事儿都赶到一堆儿了,那俺就去别家借借。”

“不用送了,后天家来吃席啊。”陈婶子说完就离开了。

之后也有两家找林舒然借车,她都用同样的借口推拒了。

接下来林舒然连着半个月都在吃席,每隔两三天都有人家办事儿。席面也都不能太差劲,一辈子就一次的事儿,必须整的份量足足的,不仅有面子,也像外人表示家里有底子。

大部分人家办席是六到八个菜,宛如青菜开会般鲜艳,实在是肉太贵,只有两三道菜能放进去几片。

林舒然自然是吃不惯这样的席面,太过寡淡,一桌子菜没几个有油水的,荤菜也就五六片肉,还没等林舒然下筷子呢就没了。

“高大柱家席面可真不错,我抢到两片肉呢!”

“俺还是觉得前两天王家的菜做的好吃,滋味那个足唉~”

“这几天随礼都快出一块钱了,想想就心疼,吃多少才能吃回来啊。”

“放下那片肉,让我来!”

村里最近的八卦也都是哪家席面更好,哪家新婚媳妇最漂亮,哪家以后能过得更好,诸如此类……

知青点有一对知青喜结连理,也有男知青娶村里姑娘,林舒然也都一一随礼,祝福每对新人长长久久。

很快知青点就又空出来好几个空位,姜枝枝最近时常和林舒然说松快了不少。

林舒然也没打击她,这个时候触霉头可不好。其实两个人都知道秋收后还会有知青下乡,只是默契地没有说出口罢了,最近平静的生活也是越发令人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