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手撕剧本,专治反派 > 我有三个叛逆娃篇二十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咳咳咳。”刘玉凤咳嗽断断续续不见好。

“去县医院看看吧。”王建安知道真实情况,三番两次劝她去医院。

“去了也没用。”刘玉凤叹了一口气,让他继续复习,不用想太多。

这段时间,除了农忙时候,王建安都不需要下地干活。刘玉凤每天都会检查他的学习进度,因为基础实在太差了。

今年高考时间定在七月二十日,正是最忙最热的时候。现在还剩两个月时间,王建安每天都学得头晕脑胀,实在看不进去就跑去河里游泳。

建英跟静文时常写信回来教他如何梳理知识点,同时到处帮他找考试资料寄回来。

头顶的太阳就像是大火球,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地里劳作的人们被晒得大汗淋漓,草儿软趴趴的,花儿躲进叶子里,庄稼低垂着脑袋。

刘玉凤抹了抹头上的汗水,用草帽当做扇子扇风。希望割完稻子后下场大雨,来点凉风。

大人割完稻子,小孩、老人就去捡掉落的稻穗。捡一天也有五六公分,故而不管什么时候,田里都有很多人。

“三嫂子,你家老二不急啊?”休息的时候,隔壁老李家的女人找刘玉凤聊天。

“急啥急?他没了工作连媳妇都养不起。”刘玉凤假装没看懂女人眼里的调侃。

“我娘家那边有个姑娘,人勤快能干,娘家人也不错,你要不要给老二相看?”

“还是算了吧,他这会儿闹着要参加高考,等考完再说。”

“考大学好啊,包分配,你们家建英从小就厉害,还嫁得近,你命真好。”

“可不是,把女儿养好了比儿子还中用。”

“哈哈哈,你这话说的在理,村里多少男娃游手好闲,偷奸耍滑。”

对方看她实在没想法就只能放弃,虽说王建安没工作,但家里有砖瓦房,妹妹还上大学,怎么看都是不错的条件。

张寡妇最近病了,没钱治病不说,大女儿还被赵老二破了身子。这事可把她惹急了,硬逼对方要一百块钱,否则就去举报他耍流氓。

赵老二是色中饿鬼,尝过年轻女孩的身体就不愿意再碰张寡妇。说给钱也行,但要她闺女嫁给自己。

真是老不死的,他都四十五岁了,大妞才十七岁。村里的女人没有一个不骂张寡妇,说她连亲闺女都害。

张寡妇嚷嚷着说不管是谁,只要给她一百块,大妞随便带走!

刘玉凤看着大妞麻木的眼神,重重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能为这可怜的女孩做点什么?

找妇联?然而妇联顶多就是口头教育,压根就解决不了问题。

报警?可把赵老二被抓了,张寡妇很快就会找到下一个买家。对她来说,女儿养大就是用来换彩礼的,否则下半辈子怎么过?

“王老三,大妞是怎么样的人?”刘玉凤决定先了解大妞的情况,贸然行动只会让她变成小丑。

“大妞?问我干啥!自从被抓之后,我就没再找过张寡妇!”王老三语气不善。

“有件事让你去办,办好了给你换屋子。”

“你不早说。”

王老三现在住的是杂货间,冬天还好,夏天又热又闷,还没有窗户,他早就想换了。

他动作很快,晚上下工回来就告诉刘玉凤,大妞愿意嫁给赵老二。因为她逃了,那么受苦受罪的就会变成妹妹。

再说,这年头有几个人能掏出一百块钱娶媳妇?有了钱,妹妹就能喝稠的粥了。

刘玉凤犹豫了,如果救一个,不会影响王家的生活,她也愿意帮忙。但是救三个,王家不但伤筋动骨,以后连饭都吃不饱。

她终究是个伪善的人,刘玉凤自我嘲讽。

没过几天,大妞背着小包去赵家。没有婚礼,没有酒席,更没有结婚证,然而所有人都默认她是赵老二的媳妇。

六月的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没过多久雷声隆隆,大雨如注。

村里好几个茅草屋塌了,你瞧,有的人家每天按时下地干活,也只能勉勉强强填饱肚子,别说建房子就是补窟窿的钱都没有。

七月中旬放暑假,建英回来了。虽说她已经结婚,但每天都会到家里陪王建安学习。

吴妈催她赶紧生孩子,吃饭的时候说,干活的时候也说,甚至晚上夫妻两睡觉她也要扒在门外偷听,就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办事。

建英能理解她的急切心情,毕竟吴红军三十岁了,但偷听墙角也太过分了!

“这事好办,你晚上把撩得欲火焚身,然后以婆婆偷听为由拒绝。我保证不出三天,事情就会解决。你尽量不要跟婆婆对上,有事让男人去解决。”刘玉凤悄悄在她耳边劝道。

反正婆婆再怎么样都不会讨厌儿子,毕竟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媳妇就不一定了。

“妈,我按你说的做,孩子的问题果然解决了。”过几天王建英就笑着向她汇报。

母女两聊着天,无意间说到大妞。

村里被父母卖掉换彩礼钱的女孩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苗苗去上学,班里女孩少得可怜,哪怕成绩再好,父母也选择供倒数第一的儿子念书。

刘玉凤心里有个计划,她想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不枉自己来这世界一趟。

今年的高考仍在县中学,王建安有经验不需要陪同,跟着知青们一起去就行。

“好好考,别紧张。”刘玉凤送给他一支笔。

“谢谢妈,我会努力的。”王建安接过笔,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

两天考试结束,王建安回来时神色不太好。刘玉凤没给他时间颓废,地里的活忙得不停,他学习这么久也该下地了。

果然,忙碌的农活让王建安把高考成绩抛之脑后,红榜出来要不是别人提醒他都忘了。

去年高考是各省自主命题,照顾到考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和准备不足,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今年是全国统一命题,题目难度提升很多,尤其是数学。

刘玉凤当然不知道高考题目,不过她最擅长的就是数学跟英语。虽说英语不考,但数学指导王建安足够了。

王建安榜上有名,公社通知他第二天去县医院体检。相比去年,少了政审环节,也就是说,不管家庭情况如何,都能上大学!

大安生产队去年有四人考上大学,今年只有两个,王建安跟一个女知青。

很多人都来祝贺她,毕竟一家出两个大学生,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尤其上大学不需要花钱,贫困地区的学生还有生活补助。

上门说亲的人有很多,刘玉凤全都拒了。王老三倒是觉得可惜,因为有两个女孩家庭条件不错。不过这个家,他说了不算。

九月开学,建安、建英都去学校,王建平开始发疯,说要生儿子。

刘玉凤告诉赵春花,不想生就不生,毕竟受苦受累的是她不是别人。

赵春花说她身体养好了,想要再试一次,不管是男是女都认了。

既然她这么说,刘玉凤也就不再规劝。

十月,建英打电话到吴红军的工厂,说她怀孕了。算算日子,就是暑假在家那段时间。

吴妈听到后激动万分,刘玉凤则担心她边上学边照顾自己不方便。前期还好些,后期肚子大了住在宿舍,想想都觉得心疼。

吴红军计划过年就卖掉工作,去建英所在的城市发展。再过一年就全面开放,现在大城市有很多个体户活跃,尤其是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