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太后便放心了。

而随后。

朱翊钧也没有要走的意思,看样子是打算在慈宁宫用膳,李太后便赶忙叫人去安排。

可随着皇儿坐到了炕沿,却又从怀中掏出一本发黄的书卷翻看了起来,李太后本来没当回事儿。

可是无意间看到了那书名。

李太后芳心中却又是一惊。

那竟也是一本《管子》。

心中凛然。

李太后不动声色,却又有些忐忑,也不知皇儿何时对管仲之学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

这似乎与名教理念不合。

她总觉得皇儿有些走偏了……

可很快。

李太后又咬了咬红唇,变得决然了起来,什么孔孟之道,管仲之学,只要能保住她母子平安便可。

而此时从政经验丰富的李太后,芳心中其实已经有数了。

她知道。

这万历十一年正月里的一场大风波,她母子二人已是胜券在握,如今前线明军有了粮草军饷。

那明军便不会败,明军只要不败,勋贵便不会乱,厂卫勋贵在侧,又有京营虎视眈眈。

这江山呐!

稳稳当当。

忽然。

大明皇太后脑海中,又浮现出沈烈那张英气中透着冷冽的脸,那清亮的明眸中便又闪烁着决然的异彩。

“传本宫旨意。”

此刻。

李太后打算将沈烈之妻再召进宫中,好生褒奖一般。

又数日后。

二月二,龙抬头。

随着三千营再次大举出动,以数千铁骑押送粮草,驰援宣大,人在天津卫码头的沈烈也接到了戚继光的八百里加急。

沈烈筹措的粮草运到了,后续一批又一批的补给物资,将会源源不断的起运,让这戚继光感激不尽。

在信中很是赞赏了一番。

码头上。

沈烈手握这大明军神的私信,瞧着那卑微的用词,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这位戚帅可真是……

被人整怕了。

堂堂大明军神,一声纵横无敌,却在朝堂上四处碰壁,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硬生生被逼的夹着尾巴做人!

这位戚帅被御史台整,被权贵整,被上司整……

倘若不是因为张居正的赏识。

那只怕。

早就解散了他的浙军,黯然下野了。

沈烈默默的将戚帅的书信收好,便又低下头,拨弄着炭盆。

而海瑞在一旁,却细细琢磨着这“犬儒”二字,他琢磨了好几天了,越想越觉得贴切。

“犬儒……呵呵呵。”

随着海瑞不时发出意味不明的笑声。

一老一少打开了话匣子。

竟有些投缘了。

说起来这天下儒生,是何时和这个犬字结合起来的呐。

沈烈便开始指点江山:“首先和汉武大帝不挨着。”

说什么汉武帝重用董仲舒,说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纯粹是瞎扯蛋,大汉皇朝何时独尊儒术了?

汉武帝但凡信半个字的四书五经圣人言,那还会有大汉王朝么,这不过是后人胡编乱造。

倘若不信。

便打开《汉书》,看一看班固是怎么说的,班固说的明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这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这六本书和孔孟之道到底有啥关系?

怎么看也不挨着呀!

班固到底是什么时候,在哪本史书里说过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呀?

再说了。

汉武帝重用的董仲舒开创的明明是“公羊派”,杂糅了阴阳,道家,法家,儒家的众多学派。

那就是一个大杂烩!

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无非就是八个字。

“天人感应,皇权天授。”

这思想怎么听都像是阴阳家,道家的呀。

和儒教又有什么相干?

甚至于。

儒教自己都不承认董仲舒。

“大概……”

随着沈烈娓娓道来,目光有些迷离,侃侃而谈道:“这个犬儒呐,大概便是弱宋的特产了。”

从弱宋文人将孔孟之道中的“礼”字,偷偷的改成了“理”字,便代表着腐儒时代的开端。

从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垄断了科举之后,反正是遇到谁都抱着头挨揍,摇尾乞怜。

再后来。

等到金人,北元相继入侵,有骨气的文人都被杀绝了,死光了,那便只剩下犬儒了。

大概这些犬儒的骨头被人打断了,接不起来了,生怕这世上再出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再去招惹那些可怕的异族。

于是便拼了命的给皇帝,给勋贵武人扯后腿。

甚至于。

这些人害怕百姓去招惹异族,便拼命的弱民,愚民。

再后来。

这帮人大概连儒教的风骨也扔掉了。

那脑门上。

便只剩下一个大写的“犬”字。

“这帮人呐!”

沈烈幽幽一叹,但凡是瞧见和自己皮肤不同的异族人,也别管能不能打得过,先赶紧跪下来舔人家的鞋。

管他什么肤色,凡是异族那便不分青红皂白。

舔了再说!

无非是。

怕人家那些肤色不同之人,惦记上它们家中老槐树底下埋着的那点碎银子,便好似它跪下了,摇尾乞怜了。

人家就不来打它了。

可这世上总有些居心叵测之人,硬要扭曲是非,将北宋理学与孔孟之道划等号。

其心可诛!

随着沈烈喷了一会儿唾沫星子,觉得有些累了,便端起茶碗喝了口热茶,而一旁。

海瑞便驳斥道:“荒谬……有辱斯文……大逆不道!”

“那我不管!”

沈烈却将嘴一咧,露出了森森白牙,大咧咧道:“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不管什么圣人言,我只管……谁当道时疆域最大,谁能扬我国威,让我子民挺起腰杆做人,我便信谁!”

再说了。

老子一个厂卫指挥使讲什么斯文呐!

几句话。

竟然将能言善辩的海瑞说的哑口无言了,眼看着海老大人低下了头,似乎有些被说服了。

看着低头不语的海瑞,沈烈微微一笑,却忽然道:“海公容禀,小侄有一事,想与海公相商……”

话还没说完。

海瑞便立刻警觉起来。

“做什么?”

别套近乎!

看着一脸警惕的海瑞。

沈烈哑然,便又走到了桌子边上,取出了一份条陈递了过去,而这条陈让海瑞眼中再次精光爆闪。

口中喃喃。

“请设天津市舶司折……”

瞧着这条陈。

海瑞张口结舌。

而沈烈则又娓娓道来,他打算趁着内阁和六部停转,尽快将这蓄谋已久的新政推行下去。

将这新成立的天津市舶司,建设成大明历史上第一个海关,让海瑞来当第一任海关关长。

偌大王朝,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竟然连个海关也没有,而导致了走私猖獗……

太说不过去了。

算下来。

朝廷一年损失的关税那只怕是个天文数字了。

就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