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琦一听对方的家世也没在意,就问:“婚期定了吗?”

西林觉罗氏撇撇嘴,“二弟妹说缃玲比雅彤年纪大,是姐姐,该在雅彤前面出阁才好,婚期定在二月里。”

玉琦挑挑眉,还没说话就听外头婆子通报:“二夫人来了。”

二夫人笑盈盈地进来,三人见了礼。

二夫人开口就说:“缃玲的婚事也定下来了,就在明年二月成婚。”

说着还瞟了一眼西林觉罗氏手边的礼单,显然她也知道玉琦带了不少东西来。

玉琦不动声色地说:“那就恭喜二嫂了,到时候我一定来添妆。”

二夫人面上明显一僵,看一眼西林觉罗氏,不大甘心地说:“其实缃玲也是个好孩子,以前是她太小才犯的错。”

玉琦不置可否,也不想她存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王爷最疼雅彤,今天这些东西都是王爷给的。”

二夫人没想到东西是雍亲王给的,讪笑两声,忍着尴尬恭维道:“雅彤能得王爷疼爱是雅彤的福气。”

西林觉罗氏早看明白二夫人的来意,心里暗笑她和缃玲不自量力,想到缃玲的婚期故意压着雅彤,心里又不高兴了,

她故意问:“缃玲的嫁妆准备的怎么样了?京城里的铺子我都跑遍了,二弟妹要是想买什么只管来问我!”

二夫人嘴角一抽,她能为缃玲准备什么?不过是公中的分例、二老爷的体己罢了,

就是因为太寒酸了,算来算去也没什么能撑场面的东西,就想到姑玉琦这里弄些好东西回去。

眼见西林觉罗氏问,她笑着说:“缃玲只是个庶女比不得雅彤,公中有份例,二老爷又贴补了一些,也尽够了!”

之后她随便应付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

新林觉罗氏送她离开后对玉琦说:“缃玲的姨娘也是个得宠的,听说送去庵堂前抄出来不少好东西,”

“听她这意思是不打算拿出来了,啧啧!我一听她亲自去接缃玲还以为多疼她呢?”

玉琦淡淡一笑,“听大嫂这样一说,我觉得即便我现在给了什么,估计也到不了缃玲手里。”

西林觉罗氏一拍手,立刻说:“就是就是!”

玉琦摇摇头,“二嫂真是多少年如一日地抠门呀!”

西林觉罗氏掩嘴一笑,“就是抠门。”

等从那拉家出来,玉琦又去看了三公主才回。

回圆明园的马车上,玛瑙笑说:“三公主看着精神还好,养了这么久也该继续往畅春园请安了吧?”

玉琦摇摇头,“过了年她就想去的,就怕太后不待见她,一直拖着。”

玛瑙叹息一声,“明天请安三公主去吗?”

玉琦轻轻点头,端着茶杯慢慢道:“太后不待见她,也不会给她难堪的,三公主到底是出嫁女。”

玛瑙低声说:“要奴才说,三公主该示弱才是,脸色白一点,装得虚弱一点,太后不得心软吗?”

玉琦看看她,抿嘴一笑,“也许就被你说中了。”

玛瑙也笑起来,“过了明天就好了,太后还是心软的。”

隔日,寿萱路永殿

端静公主刚进来的时候,各人都屏住呼吸一齐的看向太后,玉琦捏着帕子,心里为她捏一把汗。

太后一听端静公主到了,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淡了,看着她行了全礼才叫起,明显是不高兴的。

然而,不过片刻,太后又轻轻一叹,“行了,去坐着吧!”

这一声叹息让端静公主心里一松,红着眼睛又行了一礼。

佟贵妃看着太后的神色,立刻说:“三丫头大病初愈,如今瘦得连衣裳都撑不起来了。”

三公主轻咳一声,“女儿已经痊愈了,多谢佟母妃垂怜。”

太后看向三公主,又是轻轻一叹。

佟贵妃知道太后心疼了,心里一松,赶紧指使宫女:“快去要一杯杏仁酪来,这个最是健脾、止咳,三丫头吃了正好。”

三公主对着佟贵妃行了一礼,“多谢佟母妃。”

太后轻轻点头,声音又柔和一些,嘱咐众人,“都要好好保养着,春捂秋冻,不要早早脱了厚衣裳。”

众人纷纷应是,屋里的气氛松弛下来。

转眼到了四月初十,圣驾启程往热河行宫去。

三阿哥和胤禛送完圣驾后一起骑马往回走。

三阿哥笑不兹地说:“皇阿玛离京,京城诸事都交给你我主理了,”

“只是,四弟既要修庙、又要修书,还要查问全国贩卖人口的事情,可忙得过来?”

胤禛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淡淡道:“都是皇阿玛给的差事,做儿子的只能尽力办差,好在底下人得力。”

三阿哥扯扯嘴角,甩甩手里的马鞭,“我听说你在刑部挑了个不识字的员外郎给你办差?可别耽误了事。”

胤禛点点头,“三阿哥说得没错,他叫李卫,他是个捐纳官,大字不识,也就会写名字罢了。”

三阿哥哈哈一笑,“你要是真忙不过来,我手里还有几个得用的奴才,怎么也比大字不识的捐纳官强些!”

胤禛笑说:“些许小事哪敢劳烦三哥。李卫人还算机灵,先让他办着,要是不得用,我再去找三哥帮忙。”

三阿哥一笑,眼里都是轻蔑之色,显然十分看不上李卫。

胤禛看得清楚,也不在意,李卫是不识字,可是李卫机灵、聪明还十分忠心,在这些优点面前识字不识字的就不算什么了。

三阿哥见他不说话,又说起修书来,“说起修书最重要的是校勘、注释的部分,四弟可不能再用不识字的人了。”

胤禛嘴角一抽,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心里暗骂一声:德行!没玩了是吧?李卫挨到修书的边了吗?

他淡淡地说:“三哥多虑了,校勘、注释都是戴名世、方苞这样饱学之士在做。”

三阿哥一听戴名世不由的挑挑眉,“我差点忘了,戴名世是你推荐过来的,你确定校勘、注释的事情他也能做吗?”

胤禛淡淡一笑:“我以前就听人评他:才气汪洋浩瀚,纵横飘逸,雄浑悲壮,举动得《左》《史》《庄》《骚》神髓。”

“他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阅历丰富,心思沉静,修书最合适不过了!”

三阿哥拧起眉,“戴名世可是有名的‘狂生’,我就是不放心他,才让他做些搜集、整理的事情,你的心也太大了。”

胤禛看他一眼,突然问他:“三哥觉得咱们大清是天下正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