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二月初圣驾回驻紫禁城。

十二月二十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带着妻儿回京。

二十一日,十三福晋、十四福晋进宫向太后请安。

玉琦和十福晋、八公主、十公主也进了宫,永和宫里热闹极了。

十四福晋新婚才几天就随丈夫去了天津卫练兵,跟嫂子、小姑子、大姑子们相处得少,难免羞怯两分,说话间时常脸红。

德妃每月都能收到十四福晋的信,也是因为这些信,她更喜欢这一个小儿媳妇了,

“你们府里过年的东西可准备齐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嫂子她们。”

十四福晋笑着应是,拿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来问,几个人热热闹闹的一说,气氛十分和谐。

德妃看着满意,让人上了十四福晋喜欢吃的点心。

这时,崔嬷嬷进来说:“太后那边得闲了!”

德妃起身说:“你们既然都进宫了,就一起去宁寿宫请安吧!”

玉琦等人齐声应是。

到了宁寿宫,自是一番热闹。

十三福晋尽捡好玩的说,逗得太后直乐。

太后问十四福晋:“你是新媳妇,往天津卫去吃了不少苦吧?”

十四福晋赶紧摆手,又做出为难的样子,“孙媳原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

太后有了兴趣,“哦?怎么说?”

十四福晋一笑,“外头的东西确实不如京城的精细,不过,有一样是京城比不了的。”

众人都来了兴趣,纷纷看向十四福晋。

十四福晋小脸一红,“我们爷说:在外头没有大人管着,自在!”

太后听着哈哈大笑,点点十四福晋,“老十四这是还没长大呢。”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太后又说:“早上老十三、老十四来磕头的时候,真是又黑又瘦,肯定吃了不少苦。”

德妃心里一疼,依旧笑着说:“太后说得是,早上一见到他们我可心疼了,”

“回头就让小厨房炖了鸡汤,特意加了黄芪和参片,”

“刚才一听老十四说在外头自在,我就不心疼了,”

“他们俩还是以前那个没良心的浑小子!那锅鸡汤我还是自个喝了吧。”

太后听了哈哈一笑,又说起五阿哥小时候的趣事来,引得众人一阵笑。

等从宫里出来,十三福晋、十四福晋都要回娘家,十三福晋和玉琦同路便坐了玉琦的车。

两人和十四福晋作别,上马车先走了。

路上,十三福晋笑着说:“这个十四弟妹和那一个很不一样!既守规矩又会撒娇。”

“十四弟连脾气都少发了呢,跟她相处一点不累。”

她说的“那一个”自然是指前十四福晋完颜氏。

玉琦从胤禛那里也听到一些,笑着点点头,“这样最好不过,大家都省心。”

十三福晋掩嘴一笑,“她也是个沉得住气的,半点没跟我打听前面那位,”

“有一次我试探了一句,四嫂,你猜她是怎么说的?”

玉琦挑挑眉,“难道说她说无所谓?”

十三福晋用力的点点头,“差不多,她说:人都死了,连她住过的院子都拆了,如今种满了花木,我管她做什么?”

玉琦顿时对十四福晋刮目相看了,“如此通透豁达真是难得!”

两人又说起练兵的事,十三福晋唏嘘道:“我们爷每次回家都是一身疲惫,吃喝过后就是呼呼大睡,”

“我有时候就那么看他睡一下午,那是连翻身都少,就是呼噜打得震天响,怪吵人的。”

玉琦笑起来,“十三弟真是辛苦了!你们开年还去吗?”

十三福晋摇摇头,“我们爷说最迟二月底就会出征,我和弟妹留在京城,他们过了年就走。”

她说着红了眼睛,看着玉琦说:“四嫂,你说……你说……”她半天没往下说。

玉琦明白她的心情,丈夫即将出征,可能立功晋封,也可能客死他乡,

如此生死难料的事情,做妻子的心里肯定害怕,害怕到连一个不吉利的字眼都不敢说出口。

玉琦握住她的手,安慰道:“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十三弟是皇子,谁敢让他冲锋陷阵?”

“听说岳钟琪在那边招安了许多海盗,这些海盗都是刀口舔血过来的,用他们对付倭人最合适不过。”

十三福晋微微点头,心里终究是担心的。

玉琦搂着她说:“你不要老想不好的事,我们爷说过,若是倭地打下来了,说不得咱们也能去那边瞧瞧呢?”

十三福晋噘着嘴:“那边有什么好的,穷山恶水的,我才不稀罕呢!”

玉琦笑说:“傻姑娘,出去一回你没发现外头天大地大吗?听说海上更大呢。”

十三福晋瞬间睁大了眼睛,“四嫂是说除了去倭地,还能去别的地方?”

玉琦点头,把从胤禛那里听来关于洋人的事情说给她听。

十三福晋想到还关在牢里的传教士,神秘兮兮地说:“其实最应该打的是洋人,最好能把洋和尚的窝给端了。”

玉琦心说:等着看吧!总会有那一天的。

转眼到了康熙五十三年,年初一吃素饺子的时候,康熙就开始不舒服,

祭祀跪拜时更是头疼的厉害,祭祀结束的时候差点没爬起来。

胤禛看得清楚,暗暗心惊,这才康熙五十三年,皇阿玛的身子怎么这么差呢?

等回了宫,康熙就病倒了,快到二月底才好一些。

二月初,胤禛亲自去天津卫宣旨:施世骠为主帅,岳钟琪为副帅,一切军务由两人全权处置。

这份圣旨出来的十分不容易,施世骠和岳钟琪都是汉人,水军全交到他们手里,康熙是不放心的。

然而,满人里精通海战的几乎没有,有些粗通皮毛的自己都不敢去,所以施世骠必须去。

有些在康熙手下建功立业的老臣看出皇上的担心,就说:“不得已让施世骠挂帅,那么副帅必须是咱们满人,总要有个防备才好。”

防备什么?自然是防着汉人造反了。

胤禛不咸不淡地说:“这次打倭人以招安的海盗为先锋,兵锋过处,片瓦不留。”

“倭地必然血流成海,如此大的戾气之下,诸位自信可以驾驭那些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