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双重生,四爷福晋不好惹 > 第631章 胤禛亲送先帝梓宫奉移山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1章 胤禛亲送先帝梓宫奉移山陵

苏培盛知道他们想问什么,也不管红包大小,直接揣进袖子里了,

“皇上和太子爷说起灭罗刹人的火器,自然就想到了威远伯,知道伯爷喜欢金石篆刻特意赏的。”

戴梓感得的老泪纵横,领着全家对着紫禁城的方向又磕了几个头。

苏培盛亲自把他扶起来。

转眼到了十月三十日,万寿节,

因为在孝期里,雍正元年的万寿节过得十分寒酸,宫里各处赏了一碗长寿面就算过节了。

朝廷上下一片颂圣之声,夸皇上孝顺、节俭等等。

太后心疼儿子,亲自下厨为他做了一碗长寿面。

胤禛感动落泪,连面汤都喝干了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筷。

十一月初,胤禛亲送先帝梓宫奉移山陵,

同日,在隆恩殿举行了点主礼,令大学士嵩祝、王顼龄为康熙帝的神牌点主;

(点主礼:工部在制作神牌时,不写“神位”的“神”字最后一笔,等到行点主礼时,再由皇帝钦点大臣补写神字的最后一笔。神位有满汉两种文字,所以有两个大臣写。)

礼仪结束后,胤禛亲自护送点过主的神牌(牌位)从陵寝回京。

这事办起来可不容易!

雍正朝之前,从没有皇帝亲送先帝梓宫的入陵寝的,更别说亲自护送牌位回京了。

当年,顺治帝梓宫奉移山陵时,年少的康熙帝就表示要亲送。

先是朝中大小臣工力劝,孝庄文皇后也下旨不许,此事只能作罢。

胤禛这回也闹了一场,他才说出口,早朝上就跪下一片,有老臣引经据典,有勋贵抬出祖宗家法。

甚至有老臣到慈宁宫门口哭求,想让太后劝劝皇上。

那天玉琦也在,觉得这事十分棘手。

太后却不紧不慢地对崔嬷嬷说:“你去告诉那些老臣:我一后宫老妇,早已耳聋眼花,”

“大字不识几个,不懂经典为何物!只知道天下是皇帝的天下!我听他的!”

崔嬷嬷笑着应是,出了宫门就高声宣布太后懿旨,

一众老臣气得直哆嗦,

你确定你不识字吗?

五十多岁就耳聋眼花了?

欺负谁不是从五十岁过来的吗?

太后摆明了站皇上那边,老臣们气归气,却没法反驳,算是白跪了。

再说,慈宁宫也算后宫,事急从权来跪便跪了,事情谈不拢就得赶紧爬起来走。

崔嬷嬷见此就让小太监跟去扶并送到外朝去,看着他们出了永康左门了她才回去禀报,

她把那些老臣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样子学给太后和玉琦看,两人都笑起来。

玉琦恭维道:“还是皇额娘有办法,换了我肯定得着急上火,又哄又劝才能勉强了结。”

太后摆摆手,“经典也罢,祖宗家法也罢,不都是人写出来的吗?”

“都是几百年前的东西了,要是真那么有用,前明也不会亡了!”

“再说,他们也不是真的奉祖宗家法如天条,就是想让皇帝在祖宗家法里行事,不然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应对!”

玉琦和崔嬷嬷都惊了,太后说得好有道理!

太后扫一眼她们的表情,心满意足地哈哈一笑,“这是昨儿皇帝告诉我的,不然我也被他们唬住了!”

不久,苏培盛过来了。

他行礼后说:“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那些老臣已经被送出宫了。”

太后点点头,又说:“闹了半天,我也乏了!事情了了,皇后也去忙吧!”

玉琦从慈宁宫正殿出来,就见苏培盛还在,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

苏培盛见她出来赶紧行礼。

玉琦抬抬手让他起来,“何事?”

苏培盛躬身道:“礼部尚书在养心殿跪着不起来,皇上正发火呢。”

玉琦立刻明白,苏培盛哪是专门跟太后说老臣们出宫的,分明是来搬她这个救兵的。

苏培盛一向谨慎,不是遇到大事不会来找她,看来胤禛的火不小。

玉琦不再迟疑,抄近路出徽音左门,经过慈祥门、启祥门,从如意门进到养心殿的燕禧堂。

一进燕禧堂,玉琦就隐隐听到胤禛的咆哮声音,可见是发了大火。

玉琦到茶房亲手泡了一杯莲心茶,让玛瑙送过去。

玛瑙心里也慌,她从没见皇上发这么大的火,要是自己被迁怒……

玉琦笑着拍拍她的手,“你只管去送茶,皇上不会迁怒你的。”

玛瑙战战兢兢地去了,皇上果然没再发火,喝了茶就把礼部尚书打发了,

他语带警告地说:“你回去好好想想!翻翻史书看清楚,朕当真不能亲送先帝梓宫奉移山陵吗?”

礼部尚书讷讷应是,磕头后退了出去,出了养心门才发现后背湿了一片,凉飕飕的。

正巧弘晖赶过来,礼部尚书又想说服弘晖,才说了几句就被弘晖打断了。

弘晖笑说:“老大人,咱们大清以孝立国,皇上为天下表率,皇上再孝顺先帝也不为过。”

“皇上和先帝父子情深,亲送先帝梓宫奉移山陵,更可作千古佳话,岂不比冷硬的祖宗家法更能激励后人?”

礼部尚书迟疑了一下,他虽然古板却不傻,皇上和太子都同意了,太后也不反对,他们这些臣子反对个什么劲?

他对着弘晖就要行礼:“多谢太子爷教诲!臣险些误了大事!”

弘晖赶紧扶住他,“老大人也是为朝廷、为皇上着想,皇上都知道的!”

送走礼部尚书,弘晖也松了一口气,这些老臣没一个好对付的。

弘晖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哪知道,第二天几个七八十岁的老臣又去哭太庙了。

胤禛这下真火了,让苏培盛去问他们话。

苏培盛站在上首,高声道:“奉旨问你们:你们阿玛、亲爹死了能去送葬,朕的阿玛驾崩了,朕怎么就不能去送送了?”

“你们口口声声说大清以孝治天下,那朕问你们:你们自己孝敬父母,让朕做不孝子,意欲何为?意欲何为?”

苏培盛早在心里演练过了,前面语气严厉,两个“意欲何为”陡然拔高声调,吓得那些老家伙一哆嗦。

苏培盛又劝道:“皇上与先帝父子情深,做儿子的舍不得阿玛,送送先帝梓宫寄托哀思也是常情。”

几位老臣依旧梗着脖子,就是不行!

苏培盛劝了又劝,嗓子都快说干了。

几位老臣依旧不停地摇头,跟小儿手里的拨浪鼓似的。

苏培盛也恼了,对小林子使个眼色。

小林子会意,高声道:“师傅,几位老大人这般决绝,可见这样做是对的,”

“既然是对的事情,必须得让天下人受惠才是,咱们请圣旨去,往后孝子贤孙们谁都不许送老人下葬。”

苏培盛点点头,“走,请旨去!一定署上各位大人的名,让天下传唱几位的功德!”

几位老臣一下慌了,赶紧爬起来去拦人,

跟皇帝对着干,那是文人风骨;

得罪天下人,岂不是在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