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雍正三年正月二十

才开朝,就有御史弹劾内务府总管赫奕,要查他的账;

御史说:“马齐在内务府待了十年,家里就有三个银库,赫奕在内务府待了十五年,不查他底下人不服。”

胤禛一挥手,“既然如此,那就彻查内务府账册,看看谁还拿了朕的银子。”

户部尚书跃跃欲试,清查整个内务府可不是李卫那几个账房先生能办的。

户部查内帑,等于摸清皇上的家底,万一朝廷有缺银子的时候,内帑就得出血。

户部尚书对侍郎使个眼色,

户部侍郎也和户部尚书一个心思,他立刻出班请命,“臣等愿为皇上分忧,没有谁比户部更懂看账了。”

胤禛摇摇头,“马上就要春耕了,户部事情多,朕的些许小事怎么好挡了朝廷的大事。”

户部侍郎悄悄地看一眼户部尚书,皇上明显不愿意户部插手内帑,再说还有用吗?

户部尚书依旧对他使眼色,那意思仿佛在说:赶紧的,别磨叽!

户部侍郎想往内帑伸手,却不想被人当刀使,万一皇上恼了,自己能有好吗?他一低头,躬身退回去站好。

户部尚书暗恼,也没敢出班争取一下,他也怕。

皇上要清查内务府,这可是件大事,早朝后消息灵通者就得了信,都想着赶紧把手上的账抹平。

胤禛在养心殿说:“朕就没想深究,不止是对赫奕,对整个内务府都一样。”

“都是皇阿玛手下用过的老臣。只要不是马齐这样的大贪,补上窟窿就行!”

“之所以要查,也是御史逼到眼前了,查一查大家安心!”

此话一出,各人都安静下来,上头不打算深究就好,走走过场又能接着过日子了。

太后却说:“既然如此何必要去查呢?劳师动众的!”

胤禛无奈道:“谁让之前查出一个大贪马齐呢?”

太后也就是问一句,其实并不在意,嘱咐道:“都是伺候的老人,也不好太过严苛。”

胤禛笑说:“本就是应付御史的,皇额娘放心吧!”

他虽然这样说,玉琦一听查账的还是李卫就知道没这么简单。

就在胤禛忙着清查内务府的时候,小林子突然来永寿宫说:科尔沁传来消息,敦宁公主不好了。

玉琦一下没反应过来,敦宁公主?敦宁公主是谁?

玛瑙提醒了一下,她才想起来,敦宁就是李氏的女儿,皇上的庶长女。

她略一思索,前世大格格好像就是这两年没的,不过,那是她把人弄死的,

今生自己可没搭理她,她怎么还是这个命呢?

她问:“小阿哥如何了?”

小林子躬身道:“小阿哥一直都很好,回科尔沁后就被老王妃接过去养了。”

玉琦挑挑眉,原来是被夺了孩子,估计是气病的!“皇上怎么说?”

小林子躬身道:“皇上看了脉案,叹了口气,说这是公主的命,让底下人按规矩办。”

“让奴才知会皇后娘娘一声,万一太后问起来,娘娘好缓缓的告诉太后。”

玉琦点点头,挥挥手打发了小林子。

玛瑙怕她不知道,贴心地提醒,“按规矩:公主病重,宫里要派太医过去的,内务府也会备例礼。”

玉琦点点头,想到弘时一直养在太后跟前,就说:“你去告诉弘时一声,他们毕竟是亲姐弟。”

玛瑙恭敬应是,弘时阿哥跟敦宁公主没有多少姐弟情,千里迢迢的,顶多带点东西过去,主子这是在做顺水人情。

算着散学的时辰,玛瑙等在阿哥所,很快见到了弘时,她就把事情说了,

又说:“皇上和皇后娘娘怕太后操心,打算等太医回来后再说此事。”

弘时微微凝眉,点点头,“该当如此,我不会说漏嘴的,”他默了默,“她的孩子……”

玛瑙说:“阿哥放心,小阿哥一直在敦宁公主婆婆的院子里养活,听说长得很好。”

弘时仿佛松了口气,又低下头不说话了。

直到玛瑙要走,他也没说要带什么过去,却问了太医什么时候走。

隔日,弘时亲自送来几罐子桂花蜜和一些蜜饯,说是带给敦宁公主的。

玉琦当他是小孩子心性,也不在意,立刻让人给小林子送去了。

玛瑙心细,私下问了伺候弘时的小太监。

小太监说:“主子也不知道敦宁公主喜欢什么,就记得公主哭诉在科尔沁吃不到桂花蜜,”

“主子说姐弟一场,也没给过公主什么,让奴才挑最好的买,”

“姑姑也知道,最好的桂花蜜也就一钱银子一罐,还是贵在罐子上。”

“奴才觉得寒酸了些,就配了些蜜饯、干果,这才凑够了一箱子,”

“那些东西拢共才花了二两银子,还没箱子值钱呢。”

“东西不值钱,奴才就说主子好歹给公主写两个字,礼轻情意重嘛!”

“主子却说:两人拢共也没见过几回,也没说过两句话,好好养病的话公主估计都听腻了,就不写了。”

玛瑙叹一口气,赏了那小太监,嘱咐他好好伺候,就回去了。

小太监转头就把这事报给了弘时,还把得到的荷包给他看,这就是在表忠心了。

弘时叹一口气,又继续看书。

小太监收起荷包,劝道:“主子已经出嗣,又是在太后跟前长大的,就算公主不得长辈喜欢,也影响不到主子的。”

“皇上虽不喜公主,可皇后娘娘心善呀!听说当年公主的嫁妆很是丰厚!”

“再说,这些年娘娘待主子也不差,主子在烦恼什么?”

弘时想起生母、哥哥、姐姐的各种龌龊事,微微摇头,“你不懂!你不懂!”

他说完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向远处的屋檐,半晌无语。

小太监十分机灵,想到以前听到的传闻,猜测可能跟主子那被逐出玉牒的生母有关,

他斟酌着说:“主子年纪小,即便以前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该怪到主子头上,主子何必放在心里呢?”

见弘时依旧郁郁的,他又说:“奴才听人说:眼睛长在前面就是让人往前看,往前走,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弘时没想到他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示意他继续说。

小太监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心里高兴,胆子也大了一些。

“不管以前如何,皇后娘娘已经不计前嫌了,主子自苦,岂不是辜负皇后娘娘的一片心意。”

“要奴才说,以前的事主子就装作不知道,只一心孝敬皇上、太后、皇后娘娘,”

“再好好待几位皇子皇女,情分攒的多了,自然什么都不用愁了。”

弘时深吸一口气,心说:好像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