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去的路上李向健说什么都不让严青青走路了,这大半天下来严青青也是累的够呛。于是就坐在了地排车上。

路上李向安犹豫了一会开口问道:“娘,我觉得您今天可以买两副猪下水,咱们今天处理一副,明天我们出来做生意时,大嫂她们也可以在家里处理。

这样咱们就不用这么匆忙的赶回家了。”

严青青知道这个儿子是最有生意头脑的,她何尝不想呢,只是现在天气逐渐变热。

古代又没有冰箱,尤其是肉类食品很容易变质,万一有人因此吃坏肚子那麻烦就大了。

于是严青青耐心的给李向安解释了起来,并且嘱咐道:“二郎,你永远要记住,在你没办法为自己的行为善后时,一定不要贪功冒进。否则就是害人害己。”

李向安听了很是信服,觉得自己以后一定要跟娘多学习学习。

李向健的脚程非常快,几乎比来时节省了一半时间。

严青青他们到家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左右。

袁慧娘他们帮着卸车,看着空空如也的木桶几人也是忍不住的高兴。

李月娘高兴的问道:“娘,你们这么早就回来了,咱们家的生意是不是特别好啊?”

不等严青青回答,李向健骄傲的回道:“那是自然,咱们家的卤下水做的好吃,炖菜也受欢迎。

还免费送汤,受欢迎才正常呢。”

李昕娘看见严青青他们买回来的猪下水,把早就准备好的草木灰端了过来,开始干起活来。

严青青叹了口气,这么好的闺女原主咋就看不见呢。

严青青自然不会让李昕娘自己干活的,于是吩咐几个小的一起帮忙。

人多力量大,一副猪下水很快就处理干净了。

然后袁青青又喊了几个孩子进屋,既然大家都参与了劳动,那自然也得共同享受劳动成果。

几人眼睛放光的看着严青青倒了一桌的铜板,眼睛都看直了。

他们好像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尤其这还是靠他们自己挣的,这得多少啊。

其实严青青心里是有数的,大概就是一千二百文左右,也就是一两多银子。

这个数字对他们家来说可算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了。

严青青看几个孩子一直盯着铜板看笑着说道:“你们站着干嘛啊,还不赶紧过来数钱。”

李向康小心翼翼的问道:“娘,这钱我能摸吗?”

严青青笑道:“当然了,不然你怎么帮娘数钱啊。”

李向康顿时高兴了起来,觉得他娘真是大方,以前没分家时别说他们了,就算他们爹娘手里想有个铜板都不容易。

于是几个孩子高兴的帮严青青数起了钱,可是李向康数到二十就不会了。

几个大的虽然好点,但是也没有过百。

严青青有些无奈的扶额,她是真没想到是这种情况啊。

看来以后不仅得教导他们如何做人,还的教导他们学习。

最后数钱这活只能严青青自己干了,可把几个孩子给羡慕坏了。

严青青一边数铜板,一边跟几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都要学算账,学认字,这样以后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跟人交往都不容易被人坑。”

袁慧娘小心翼翼的问道:“娘,我也能学吗?”

严青青理所当然的回答:“那是自然,以后咱们家挣了大钱,你可是当家夫人,如果不通文墨怎么管理家业。

只要这些你都学会以后管理田产铺子就容易的多了。”

只简单几句话,说的袁慧娘热血沸腾的。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管理家产的那一幕幕场景。

一旁的李向安也很激动,如果他能学会这些哪怕给人家当个账房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可是家里这情况咋可能有闲钱去学那些东西啊。

李向健则直接说了出来:“娘,这些可都是书院的先生才会的东西,咱们卖吃食虽然挣钱,可是读书用都钱更多,要是像大伯那样,儿子宁愿不识字。”

这几个孩子中,若要说谁最赤诚,那还真的非这个三儿子莫属。虽然头脑简单了点,但是严青青觉得这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真。

严青青看着他说道:“家里目前的情况自然是不能送你们去学堂的,但是有空的话娘可以教你们啊。

娘这么些年也不是白忍气吞声的,你大伯仗着读了几年书喜欢瞎显摆,那些字甚至那些诗句我都记下来了。”

严青青不想再掖着藏着装傻充愣了,但是她也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自己为啥会这么多,大房李成业就是最好的借口。

虽然她之前就跟袁慧娘她们提过一嘴,不过她们可能也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趁几个孩子都在家她再重说一遍,也算为她识文断字过了明路。

严青青一心二用,一边聊天一边数铜钱,最后跟严青青估计的差不多。

除去今天采买剩下的还有一千二百五十六文。

照这样下去一个月就是三十多两银子,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盖新房了。

当然严青青肯定不会满足于一个月挣这么点银子,但是她也不好高骛远,先把眼下的穷日子解决了才能图谋以后的发展。

严青青想了想又说道:“大家都付出了劳动,也该有相应的回报。

娘是这样想的,参与家里生意的每人每月都发放工钱,至于发多少待定。娘可以先给你们交个底,每人每月不会低于一百文。

这些钱你们可以自己存着,由你们自由支配。”

几个人听到严青青如此大方都惊呆了,只需要给家里帮帮忙,一个月就能给一百文钱。

当然这些钱对有钱人家肯定不算啥,但是对这些山村的穷孩子那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村里的孩子手里能有两三个铜板那都算是富户了。

袁慧娘最先反正过来说道:“娘,我们现在吃的好喝的好,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能再要工钱呢。

再说了咱们家还打算盖房子呢,打算送四弟去读书呢,这些都要用钱,所以钱就就留在娘在这里就行。”

李昕娘几人也表示不愿意要。

严青青有些哭笑不得,这孩子太懂事了也不太好啊,看看这工钱都发不出去。

但是严青青还是坚持要给他们发工钱,毕竟要想马儿跑必须要马儿吃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