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严青青请两人到廊下坐下休息。

因为丁员外是外男,不适合到严青青的房里去。

这个廊架是严青青找人特意搭建的,傍晚时乘凉特别好,天热时李向阳也会在这里扎马步。

严青青让如意上了茶,三人便闲话家常起来。

严青青主动提起当初捐赠时丁员外的大义之举。

虽然后来凌子元也确实为他们立了功德碑。

丁员外的名字也在最前面,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补偿。

严青青有心弥补丁员外的损失,开口说道:“回头我琢磨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 生意,总要补偿你的那些损失才行啊。”

谁知丁员外却义正言辞的回道:“明昭夫人此言差矣,我虽然没有您的胸襟和格局,但是身为大燕的一员,面对危难时出一份力也是丁某的荣幸。

再说凌县令又给我们立了功德碑,供后世子孙瞻仰。

以前人人都说我们是无奸不商的商人,现在人人都称颂我们为义商。

不瞒明昭夫人,有很多人听说我们当时的举动,都主动来找我合作。

丁某觉得那些东西捐的很值啊。”

凌子元当初承诺过他们,要替他们向皇帝请功,但是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

不知道是有此举动的商人太多,皇帝赏不过来,还是凌子元压根忘了这事。

不过严青青听丁员外这样说还是觉得挺安慰的。

起码他们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得到。

丁员外又跟严青青闲聊了几句,得知严青青年前要启辰去京城面圣,也是由衷的替她感到高兴。

严青青又说道:“过几天我家要摆席面,你们两个记得来吃。

我就不单独给你俩下帖子了。”

丁夫人闻言笑的越发灿烂道:“夫人家里的席面最是难得的,也不是谁都能吃上的。

还是我家修儿最有口福,交了四公子这么个朋友,经常前来蹭吃蹭喝,来了就不肯回去。

好不容易等着您摆一会席面,哪里用的着下帖子,我闻着香味也是要来的。”

丁夫人可不傻,严青青对他们越是不客气,就证明越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他们现在可是有资格进入严青青院子的人,一般人可没这个荣幸。

丞阳县的一些富家夫人小姐知道她在严青青跟前有几分脸面,都争相巴结她呢。

那些人以前可是都不屑于跟她这个继室来往的,尤其是她在丁老太太跟前又不得脸。

就算她上赶着跟人结交,别人都是一脸的不屑。

不过现在不同了,那些人为了巴结她,请她听曲看戏不知道给她下了多少帖子,赔了多少笑脸。

丁夫人是懂人情世故的,那些人无非就是想通过她巴结上严青青。

所以她们送的礼丁夫人是该收就收,请她听曲看戏她也去。

但是若是想让她引荐到明昭夫人这里,不好意思,免谈。

反正丁夫人现在把丁家列为了严青青的人。颇有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

送走了丁员外和丁夫人后,严青青就让人找来了李向平。

李向安不在家,这么大的场面严青青怕袁慧娘自己操持不了,所以有些事情她还要再嘱咐一下。

很快李向平就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因为走路太急,还被李向阳的玩具给绊了一脚。

严青青见状笑道:“这么大个人了,走路也不看着点。

说出去也不怕你的那些同僚们笑话。”

李向平闻言无奈的说道:“娘,您刚刚让如意去找我,可真是解救了我啊。

我以前咋没有发现那些人这么热情啊。

实在让我难以招架。”

严青青笑道:“你当官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还没有适应官场的这些应酬吗。”

李向平开口回道:“其实昨天岳公公宣读完圣旨儿子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可是这些人的反应真是超过了儿子的想象。”

严青青闻言笑道:“那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李向平想了想回道:“不怕娘笑话,我以前从没来敢想过那些官员有巴结我的一天。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虽然不胜其烦。但是心里还有一点小骄傲,他们居然有向我示好的一天啊。”

严青青闻言哈哈大笑了两声,李向平还真是实诚,她能理解这种心理。

她也就是比李向平多活了十几年,前世也见惯了这种拜高踩低的事情,要不然她也是这种心情。

严青青并没有说李向平的不对,而是从侧面引导道:“你有这种心理很正常,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倘若有一天咱们家势微,可能也需要你陪着笑脸去讨好别人。

更或者咱们不日就要进京,那里的大官多如牛毛。你见到他们就会觉得咱们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值一提。

到时候你恐怕会想念沧河镇的。”

李向平闻言脑子里顿时清醒了不少。

对啊,他们家虽然在丞阳县算的上第一,但是到了京城还真不算什么。

因为他们在京城里连一点根基都没有。

他娘年前就要进京,他肯定是要陪着一块去的。

严青青见李向平一副沉思的样子,又开口说道:“不过有娘在,你也不用太担心了。

娘既然要进京肯定也是有些底牌的。你且看着吧,不出三年,我们必会在京城里站稳脚跟的。”

李向平听了严青青的话认真的点点头,严青青从来不说瞎话,更不会做没把握的事。

必定是他娘手里有他不知道的底牌。

他不需要知道他娘的底牌是什么,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这么一打岔严青青差点忘了正事,赶紧开口说道:“你二弟不在家,我怕慧娘一个人忙不过来。

你回头把你四弟从书院里接回来。让他跟着你一起招待来往的客人,学习这些人情世故。

别回头只知道死读书,到时候成了书呆子可就麻烦了。”

李向平闻言笑道:“娘这事您可真是多虑了,就四弟那脑袋瓜怎么看都不像书呆子。

我觉得他反倒跟二弟很像。”

严青青闻言笑了笑,心道那可不一定,环境造就人,也能改变人,她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严青青又叮嘱了李向平到时候宴请宾客要注意的事项,才让李向平去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