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夫人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老实说,我对这个李玄大将军也挺满意,年轻有为,又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可是,我就是不知道他是否对我们家婵儿有意。”

“我觉得李玄大将军对我们家婵儿也有意。”长孙无忌听后,微笑着说道,“否则,他身为一个大将军,又怎会亲自登门探望婵儿!”

“嗯。”

王夫人若有所思状的微微点头,显然长孙无忌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她也觉得李玄对王婵有意,否则不会如此上心。

“李玄年纪轻轻,便已是国公,如今更是成为陛下的义子,前途无可限量!”长孙无忌继续道,“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绝对能配得上我们家婵儿。”

“确实!”王夫人赞同道。

她对李玄的身份和地位也十分满意,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更何况,他还是婵儿的救命恩人。

“若大姊认为李玄适合做婵儿的夫婿,我可以充当这个媒人。”长孙无忌看出了王夫人的犹豫,主动提出要帮助撮合这门亲事。

王夫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

她看着长孙无忌,心中暖暖的。

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关心着她和王婵,经常伸出援手。

“如此,便麻烦六弟了。”王夫人微笑着说道,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如果李玄真的能成为王婵的夫婿,那将是她最欣慰的事情。

“大姊跟小弟客气什么,能为婵儿找到一个好的归宿,是我这个做舅舅的责任。”长孙无忌坦然笑道。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担忧和疑虑都烟消云散。

他们相信,有着长孙无忌的帮助,这门亲事一定能够成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长孙无忌开始积极地为李玄和王婵牵线搭桥。

他安排了两人的多次见面,让他们在相处中逐渐了解彼此。

而李玄和王婵也在相处中慢慢产生了感情,两颗心渐渐靠近。

长孙无忌之所以主动想为李玄和王婵牵线搭桥,有其深思熟虑的目的。

他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深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自己的仕途发展。

虽然他已经追随了李二,成为了其得力助手,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加与李玄的交情。

李玄此人短短时间就能够封爵拜将,并且成为了李渊的义子,其前途一片光明。

这样的一个人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长孙无忌也看到了这一点。

他明白,若能够通过自己的外甥女与李玄攀上亲戚关系,进而与李玄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对自己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眼看着李玄和王婵准备谈婚论嫁之时,军情急报送到李渊手中。

李渊看着军情急报,获知王世充派遣哥哥王世恽到含凉殿废皇泰主,僭位为帝,建年号开明,国号为郑,自称郑王。

对内,王世充用酷刑严厉控制臣民。

处死的事接连不断,叛逃的臣民越来越厉害。

甚至上山砍柴的人,出去回来都有时间限制,弄得公家私人人人自危,都无法正常生活。

他的所谓宫廷已经成为了大监狱,只要对某个文臣武将产生怀疑,就把文臣武将连同家属捆绑起来送进宫廷关押。

另外,每当派遣将领出外作战,就把他的亲属拘留在宫里作为人质。

以致将帅不和。

被囚禁的有过万人,他们没有食物,饥饿而死的平均每天几十人。

对外,则出兵攻打属于李唐的城池,不断掠夺属于李唐的城池。

李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

太极宫中。

李渊坐在龙椅上,面色沉重。

他手中的军情急报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让他心神不宁。

下方的文臣武将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等待李渊接下来的话语。

李渊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的开口打破沉默:“王世充已经废皇泰主,自称为郑王,国号为郑。

他的手段残忍,对待自己的臣民如同对待牲畜,而对外则不断掠夺我们的城池。

此人野心勃勃,我们的国家和他之间,已经不再是和平共处的问题,而是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话音刚落,李二毫不犹豫地踏步出列,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拱手道:

“父皇,王世充暴虐无道,我们应该立即发兵,为民除害。”

接着是李建成,他也出列,声音同样坚定:“父皇,王世充的行为天怒人怨,他的部下也离心离德。

如今正好是我们趁机将其一举击败的好时机!”

李渊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烁着深思。

他明白,这场与王世充的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这将是一场耗费人力、物力的巨大战役,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

“末将附议!”有武将挺身而出,声音洪亮。

“臣附议!”有文臣也紧接着出声附和。

有三分之二的文臣武将都支持出兵攻打王世充所部。

“好!”李渊重重地说道,“为了大唐的子孙后代,为了天下的太平,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我们将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讨伐王世充!”

文臣武将齐声应是,大殿内响起一片激昂的呐喊声,文臣武将们纷纷挺身而出。

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与决心,表示愿意为国效力,诛杀王世充。

李渊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大唐来说至关重要,只许胜,不许败。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开口说道:“诸位认为何人适合挂帅出征?”

有文臣武将随即推荐心目中的人选。

被推荐为主帅的人选主要有李二、李建成和李元吉。

在李渊犹豫不决到底让谁作为主帅之时,李玄出列启奏:“陛下,臣认为秦王更适合担任讨伐王世充所部的主帅!”

虽然他已经是李渊的义子,但在朝堂之上,他还是选择了以臣自称。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落在李玄身上。

李渊用疑问的目光盯着他,似乎在问他原因。

李玄轻轻吸一口气,解释道:

“陛下,秦王在之前诸多战役中,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有着出色的领导力和判断力。

秦王善于观察、分析战局,制定战术,灵活调整战术,而且对将士们非常有亲和力,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深受部下爱戴。

让秦王担任主帅,定能提振士气,让大唐的军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