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渊和李玄都愣住了,这个答案出乎他们的意料。

李渊沉默了片刻,然后怒喝道:“简直是胡说八道!秦王怎会做出这种事?”

窦延抬头看着李渊,眼神中带着坚定:“臣不敢妄言,这是事实。

秦王为了争夺皇位,才策划了这次行动。”

“玄儿不是储君,二郎即使是要争夺皇位,矛头也不是指向玄儿。”李玄不以为然道。

“陛下所言极是!”窦延一本正经道,“但这就是秦王的高明之处。”

略微顿了顿,他紧接着补充道:“秦王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江湖人士抓走平南王的家人,然后诬陷太子,说是太子为了控制平南王,想利用平南王夺取帝位,从而找人抓走平南王的家人。”

李玄眉头紧锁,半信半疑道:“你所言属实?”

“事到如今,臣不敢有任何隐瞒。”窦延显得战战兢兢,却语气坚定道。

李渊一时语塞,他心中虽然有些怀疑,但这种事关系到秦王李二,必须慎重处理。

他转头看向李玄:“玄儿,你怎么看?”

李玄满腹狐疑,但他很快恢复了冷静。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父皇,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下结论。

我们必须彻查此事,查明真相。”

李渊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来人,将窦延带下去,严加看管。

此事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彻查,务必查出真相。”

“陛下,臣所说一切都是真的,绝无半句虚言。”窦延被押走之时,大声叫道。

李渊没有理会他的喊叫,沉思不语。

随着窦延被带走,太极宫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李渊坐在龙椅上,思考着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而李玄则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暗自决定要亲自查明真相,不管涉及到谁。

“玄儿,如今没有旁人,你实话告诉朕,你信不信窦延所言?”李玄的目光落在李玄身上,沉声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并不相信窦延所言。”李玄若有所思的答道。

李渊挑起眉梢:“哦?说说你的理由。”

“儿臣认为,秦王不可能做这种事。”李玄的语气坚定。

“为什么?”李渊追问。

“秦王的为人,儿臣是清楚的。更何况,秦王如今在平定杨文干的叛乱,人不在长安。”李玄解释道。

“会不会正是因为二郎不在长安,才命令他手下的人做出这种事来?若事情败露,他也可以置身事外?”李渊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李玄摇了摇头:“儿臣还是认为不是秦王所为。窦延所说秦王想通过抓走儿臣的妻儿,从而诬陷太子,这实在是太牵强了。”

“为何你认为太牵强?”李渊继续追问。

“首先,秦王与儿臣并无嫌隙,也没有利益冲突。

其次,秦王若真要策划这种阴谋,为何找窦延负责?据儿臣所知窦延是齐王身边的人。

最重要的是,秦王的人品和性格都不允许他做出这种事情。”李玄分析道。

李渊听后默然片刻,然后叹了口气:“也许你说得对。但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彻查到底,找出真相。”

“父皇,儿臣怀疑一个人。”李玄沉吟片刻,决定将心中的怀疑说出。

李渊看着李玄,神情严肃:“谁?”

“齐王。”李玄的声音不高,但却清晰有力。

李渊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深深地盯着李玄,目光中带着疑问和几分期待。

“你的理由是什么?”李渊缓缓问道,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慎重。

“其一,窦延是齐王的幕僚。”李玄不紧不慢地回答,“窦延所做之事,是否与齐王有关,儿臣不敢断言。

但窦延曾为齐王效力,这一点无可否认。”

李渊微微点头,示意李玄继续说下去。

“其二,宵禁之后,齐王无缘无故出现在西市,还遇袭了。”李玄缓缓道,“此事虽然有些巧合,但也不得不让人怀疑齐王是否与此事有关。”

“其三,之前被抓的两个刺客是被齐王审问之后自杀的。”李玄停顿了一下,“儿臣无意怀疑齐王的人品,但此事确实存在诸多疑点。”

李渊默默地听着,心中也开始对齐王产生了疑虑。

他深知,在这个时候,任何的猜测和怀疑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波。

但他也明白,为了查明真相,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

“不止如此,儿臣还怀疑买通尔朱焕、桥公山诬告太子谋反的幕后指使者也是齐王。”李玄继续说道。

李渊的眉头更皱,沉着脸。

“齐王此举的目的很明显,是想借此机会除掉太子和秦王。若陛下相信太子真的谋反,必定会废掉太子,重新立储。”

李玄看着李渊,分析道。

“若陛下不相信太子谋反,必定会认为是有人诬告太子,那么矛头就会指向秦王。

因为太子被废后,获益最大的人是秦王。

齐王这是一箭双雕的计谋。”

李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脸色逐渐阴沉下来,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怒意。

李玄看在眼里,却并未停下自己的分析,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冷静地说道:“通过这几天认真回想,然后联系这两天发生的事,儿臣认为杨文干的谋反,是齐王一手策划。”

“父皇,儿臣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李玄语气坚定地说,“太子已经是储君,无需急着夺取帝位。而且,杨文干的叛乱来得太过突然,背后必有推手。”

“而这个推手,儿臣认为就是齐王。

他通过收买东宫的人,放出风声诬陷太子与杨文干谋反。

同时,他还收买了前去传召杨文干的宇文颖,通过宇文颖策动杨文干谋反。这样,齐王就可以借平叛之名,将太子拉下马。”

“拉下太子之后,再通过其他手段,将杨文干谋反的原因全部推到秦王的身上,说秦王窥视太子之位,故意收买东宫部将诬告太子,又借杨文干对太子的忠心激怒人家谋反,借平叛之名谋取皇位继承权。”

“这样一来,不仅太子被废,秦王也会被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就是齐王的一箭双雕之计。”

李玄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齐王的警惕和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