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天后。

李渊收到从宁州传来的战报,叛军首领杨文干在激战中被部下杀死,其首级也被送给秦王李二以表降意。

李二正携带杨文干的首级班师回朝。

李二骑在战马上,心情复杂。

他并未料到事情会如此顺利,杨文干竟然真的被部下砍杀。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也让他对未来的路更加谨慎。

大军行进在回长安的路上,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为秦王的胜利而感到自豪。

而李二则一直在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他知道,自己虽然已经平定了杨文干的叛乱,但太子和齐王的争斗仍然在继续。

他必须小心应对,以免被卷入其中。

回到长安后,李二立刻前往太极宫,向李渊做了汇报。

他详细描述了平叛的经过,以及杨文干被杀的经过。

李渊听后默然片刻,然后叹了口气:“二郎,你做得很好。”

李二低头道:“谢父皇夸奖。儿臣会继续为父皇分忧,为大唐尽忠。”

李渊点了点头:“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李二应了一声,并没有立即退出去,用疑问而期待的目光看着李渊。

“你还有事?”李渊问道。

“如今杨文干叛乱已平定,太子谋反之事是否可以定罪?”李二小心谨慎道。

李渊沉默了片刻,这个问题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

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都有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但身为国君,他必须要维护大局,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此事朕自有定夺,你先回去休息。”李渊看了一眼李二,淡淡道。

李二嘴角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然后,慢慢退出了太极宫。

他走出宫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父皇当初叫自己率军平定杨文干叛乱之时,曾对自己说过,如果平定了杨文干叛乱后,会重新立储。

可是,今日父皇对此事闭口不提,这么说来,父皇是要变卦了。

他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父皇可能不会重新立储了。

李二心中有些不甘,但他也明白父皇的苦衷。

身为国君,必须要权衡各方利益,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如果能够生擒杨文干,押他回长安与李建成对质,或许能够借此机会扳倒李建成。

然而,现实是杨文干在自己到来之前就被人杀死了,连同那个前去传召的宇文颖也被杀了。

换句话说,如今是死无对证。

李二深知,这样的情况会让父皇更加难以做出决定。

他一定会考虑支持李建成背后的关陇势力,从而将此事冷处理,让李建成继续当他的太子。

这样的结果让李二感到有些沮丧,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要冷静应对。

他决定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父皇更加信任自己。

正如李二所推测的那样,几天后,李渊下了一份诏书。

这份诏书的内容,让朝野上下都感到意外。

李渊下令流放了东宫的几名臣僚,他们被认为是挑拨皇子之间的关系,煽动杨文干叛乱的人。

他们的罪名被一一列举出来,虽然其中有些罪名看起来并不成立,但谁也不敢质疑皇上的决定。

同时,齐王府的几名幕僚也被处置了。

他们被认为是撺掇别人乘机诬告太子和秦王,试图引起太子和秦王矛盾的人。

这个罪名看起来有些牵强,因为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们与这些事有关。

但是,也没有人质疑皇上的判断。

此外,秦王府的一名幕僚也被降职了。

他的罪名是挑拨离间皇子之间的关系,这个罪名看起来更加可疑。

因为李二平定杨文干的叛乱,是大唐的功臣,不应该有任何罪名。

但是,皇上的诏书已经下了,谁也不敢提出异议。

李渊这一手,不偏不倚地给了每个人一个警告,使得大家都感到心中不安。

这份诏书,表面上算是暂时平衡了几个皇子之间的关系,但李渊不知道的是,暗地里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和猜疑。

朝堂上,大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他们虽然不敢公开质疑皇上的决定,但私下里都对这份诏书的公正性表示怀疑。

这也使得原本已经复杂的皇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不止李建成、李二和李元吉被各打五十大板,就连李玄也受到牵连。

李渊下旨,命令李玄去南方接替李孝恭。

因为在不久之前,李孝恭也遭人诬告,被调回了长安。

李玄正好前去接替李孝恭,被朝廷授予扬州大都督,统摄江淮及岭南诸州。

同时,李玄的军权被收回。

而他训练出来的陌刀军,也收归李渊麾下。

李渊知道这支陌刀军的威力,直接由他统领。

李渊对李玄说:“考虑到你曾经经略过南方,朕对你十分信任,因此特意将这重任交给你。”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决心。

接到旨意的那一刻,李玄心中五味杂陈。

但是李玄心里明白,李渊是故意将自己调离长安。

一方面,是不希望李玄继续调查李元吉;另一方面,是要他远离大唐的政治中心。

他知道,自己被调离长安,是因为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和阴谋。

李渊表面上是对自己的保护,但在李玄看来,倒像是对他进行惩罚。

毕竟,李玄如果咬着李元吉不放,一定会牵涉出更多问题,甚至会牵连到李建成。

很明显,在李渊的心目中,李建成作为储君的地位不容改变。

为了不让李玄继续暗中调查李元吉,为了让李建成被诬告谋反的事情到此为止,李渊唯有将李玄调离长安。

李渊要李玄远离长安,也就意味着要他远离权力中心。

这样的做法,无疑让李玄感到心寒。

他原本以为,自己认祖归宗后,能够和其他皇子一样,得到李渊的器重和信任。

可是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李玄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奈。

他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保护长安,他忙前忙后。

为了保护李渊,他不惜直接与李元吉公开决裂。

可是现在,李渊却将他视为一个潜在的威胁,要他离开长安,远离权力中心。

这让李玄感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