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 > 第318章 各抒己见,商议是否出兵讨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8章 各抒己见,商议是否出兵讨伐

听到李尧这样说,李玄的眉头略皱。

他明白李尧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出兵确实需要得到朝廷的许可,这样能够确保行动的合法性和得到更多的支持。

然而,李玄心中也清楚,战机稍纵即逝。

如果等待奏明朝廷,等待陛下的旨意下达之后再出兵,恐怕会错过最佳的战机。

他心中盘算着,权衡利弊。

“李刺史所言有理。”李玄沉吟片刻后道,“但战机不等人,我们需尽快做出决策。

我会尽快奏明朝廷,同时也会考虑你的建议。”

众人听后都默默点头。

“李刺史!”李玄再次开口。

他的目光直视着李尧,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下官在!”李尧立刻应道,他的眼神坚定,神情庄重。

“你代本王起草一份奏章,说明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必要。”李玄命令道。

他知道,要让朝廷支持他的决策,就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下官遵命。”李尧答道。

他明白,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的体现。

“另外,”李玄的目光从李尧身上移开,扫了其他人一眼,“本王决定了,在向陛下奏明的同时,诸位也要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霸气。

“诺!”众人应诺。

商议好后,各个文官武将回到各自岗位,开始执行李玄的命令。

而李玄则开始着手准备奏章,向朝廷汇报此事,奏请朝廷准许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

……

数天之后。

李玄的两份奏章送到了长安,摆在了大唐皇帝李渊的案头。

一份奏章是关于唐军打败临邑国和扶南国联军的喜报。

在这份奏章中,李玄详细地描述了唐军在交趾城的战斗经过,以及如何利用战术和地形优势,成功地击退了敌人。

他赞扬了将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支持和感激之情。

另一份奏章则是奏请朝廷允许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奏章。

在这份奏章中,李玄阐述了临邑国和扶南国对大唐的威胁,以及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两国日后定会卷土重来,边疆百姓将遭受更大的灾难。

他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和计划,并请求朝廷允许由他指挥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

李渊先后仔细地阅读着这两份奏章。

当他的视线落在第一份奏章上时,那上面描述的是唐军如何打败临邑国和扶南国联军的喜报。

他的脸上立刻浮现出喜悦的笑容,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大唐的军队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这无疑是对大唐的辉煌历史的一次有力证明。

然而,当李渊翻到第二份奏章,看到奏章上请求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奏请时,他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他明白,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

尽管李玄在奏章中详细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但出兵讨伐异邦,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李渊心中明白,李玄是一个忠诚、勇敢、有远见的皇子。

他为大唐的繁荣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贡献不可估量。

然而,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也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慎重考虑。

经过深思熟虑,李渊决定召集主要的宗室、重臣进行商议。

他知道,这是一个关乎大唐未来的重要决策,必须集合众人的智慧,共同商讨,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于是,他派人传令下去,通知各位宗室和大臣,准备在明日早朝时进行重要议题的讨论。

翌日。

当李渊召集宗室和大臣们进行商议时,众人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太子李建成首先发言。

经过上次被告发要联合杨文干谋反的事件后,李建成低调谨慎了一段时间。

如今,知道李渊要商议这种大事,他希望好好在李渊面前表现一番,以便提升他在李渊心目中的地位。

李建成认为应该审慎对待此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他提醒众人,大唐刚刚稳定,不宜对异邦轻启战端。

而李二则主张应该支持李玄的决定。

“父皇,我们不能因为怕事而忽视了外患。”李二出列拱手道,“临邑国与扶南国狼狈为奸,若不早除,必为大患。”

他强调了李玄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认为应该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陛下,臣赞同秦王的看法。”陈叔达站了出来,“临邑国和扶南国对大唐的边疆构成了威胁,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宗室和大臣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裴寂则提议:“陛下,臣建议先派使者与临邑国和扶南国进行交涉,看看能否和平解决此事。

毕竟,讨伐异邦,不像讨伐国内的反王。”

有不少人表示支持李建成和裴寂,认为应该先派遣使者前往临邑国和扶南国进行交涉,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可能性。

也有不少人支持李二和陈叔达,应该支持李玄,让李玄统领岭南诸军出兵讨伐临邑国,再让江南地区负责后勤支援。

也有部分人主张应该从长计议,仔细分析敌人的实力和弱点,制定出更加周密的计划。

李渊耐心地听取了众人的意见,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大唐未来的重要决策,必须集合众人的智慧,共同商讨,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众位宗室和大臣还在讨论的时候,李渊告诉众人,李玄在奏章中还提到,他只需三千兵力就能直捣黄龙,攻取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国都。

李玄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他兵败,愿意接受朝廷的任何惩罚。

听到这,一直不出声的李元吉突然出列,拱手道:“父皇,平南王智勇双全,既然平南王有如此信心,朝廷理应支持。”

李元吉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意外。

众所周知,李元吉与李玄素来不太和睦,两人曾经产生过矛盾。

按理说,不应该替李玄说话才对。

因此,当李元吉站出来支持李玄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