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 > 第320章 狡诈的齐王,李玄的备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0章 狡诈的齐王,李玄的备战

离开太极宫后,不少宗室成员和大臣私底下聚在一起,继续讨论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的事。

在齐王府中,有个幕僚满腹疑惑的问李元吉:“齐王,恕下官愚钝,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嗯哼?”李元吉看着那个幕僚,目光中带着疑问。

“齐王一向与李玄有间隙,为何今日在大殿上替他说话?还要支持由他率军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幕僚不解道。

李元吉看了那个幕僚一眼,缓缓道:“正是因为本王与李玄有间隙,才要支持他。”

听到这,那个幕僚更加疑惑。

“李玄已经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打败临邑国和扶南国,他愿意接受任何惩罚。”李元吉不紧不慢的解释道,“本王正是看中这一点,才要支持他。”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据本王所了解,临邑国和扶南国不像我们北方的其他反王,这两国地处岭南的南边,民众未开化,当地山多林密,布满瘴气,还有各种毒虫,若我大唐军队进入,自然是水土不服,又容易中了瘴毒。

到时候,恐怕还没有见到敌国的士兵,我大唐将士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

“而且,就算我们军队到了岭南,以李玄的性格,一定会强攻,这样我军将士的伤亡会很大。

他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打败临邑国和扶南国,他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这样,无论胜败,李玄都将承担巨大的责任。”

李元吉继续说道:“本王正是看中这一点,才要支持他。

如果他胜了,自然是最好,直接削弱了临邑国和扶南国的势力,如果我军败了,李玄也必死无疑,这样本王就少了一个劲敌。”

那个幕僚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齐王是为了这个才支持李玄出兵的!好一招借刀杀人,齐王果然才智过人!”

李元吉狡黠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险:“李玄的实力虽强,但他若出兵临邑国,即使不是九死一生,也难以取胜。

也许,临邑国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可是,”那个幕僚若有所思道,“齐王是否考虑过,万一李玄真的能够带领唐军穿越那险恶之地,战胜临邑国和扶南国呢?

到那时,他的声望和地位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元吉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就算他胜了,也未必能影响本王在朝廷的地位。

到时候,该担心他的人不是本王,而是另有其人。”

“齐王指的是太子和秦王?”那个幕僚眼睛转了转道。

李元吉点了点头:“太子与秦王之间的争斗,已经日趋公开化。

李玄如果真的功成名就,对他们的地位必然构成威胁。

本王今日支持他,也算是给太子和秦王添了点堵。”

幕僚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齐王还有这层打算,下官真是佩服。”

李元吉微笑着继续说:“如今朝中势力错综复杂,本王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才能在朝廷中立足。

而李玄,只是本王棋局中的一颗棋子罢了。

那时候,本王再暗中出手,表面帮助太子巩固地位,再在太子面前多说李玄威胁到他的地位。”

说到这,李元吉语气一沉:“李玄当初在长安挫败本王的计谋,如今他过于自信,竟然想着讨伐异国,那本王就推他一把,让他陷入临邑国和扶南国的战争泥潭之中。”

幕僚听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齐王此计若成,李玄恐怕再无翻身之日。”

李元吉冷笑一声,信心满满:“哼,他与本王之间的争斗,只是朝中权谋的一个小插曲。

在这场大戏中,他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罢了,本王才是主角。”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十几天过后。

大唐朝廷的圣旨传达到了交州。

这一天,交州的官员们齐聚在府衙,等待着圣旨的宣读。

气氛庄重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圣旨中,唐高祖李渊批准了李玄的奏章,同意出兵讨伐临邑国和扶南国。

他赞扬了李玄的勇气和决心,也对支持他的臣子们表示了赞赏。

同时,他也提醒众人,战争不是儿戏,必须要慎重对待,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要求江南部分地区和整个岭南地区都要配合李玄。

听到这个消息,交州的官员们并没有表现得高兴和自豪,反而感到了压力。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全力以赴,配合李玄。

李玄站在府衙的台阶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这是他一直等待的机会,也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他发誓要带领唐军战胜敌人,为大唐赢得更大的荣耀。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玄将带领唐军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他们将面对强大的敌人,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

然而,他们有勇气、有决心、有智慧,他们是大唐的英雄,他们将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历史。

李玄接了圣旨后,开始商议讨伐临邑国的事宜。

在等待朝廷回复的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

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比拼,更是智慧和准备的较量。

因此,他一方面派人深入临邑国和扶南国,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地形地貌以及军事部署,以便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应对各种情况。

另一方面,他也派出细作前往通往临邑国和扶南国的道路进行侦察,探查敌军的动态和防御情况,以及道路的通行状况,确保军队能够顺利进军。

李玄读过不同的兵书,自然明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通过这些细致的准备工作,李玄希望能够为大唐军队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知道,战争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准备是否充分。

数日过后,李玄从各个渠道获得了更多关于临邑国和扶南国的情况。

这些情报不仅包括了两国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还涉及到了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情报对于李玄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应对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