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邑国的国都内,一座与大唐建筑相比显得有些简陋的宫城坐落在城市的中心。

这座宫城虽然不如大唐的皇宫那般金碧辉煌,却也别有一番异域风情。

在宫城内,临邑国国王端坐在王位上,他的形象与大唐的皇帝颇为不同。

他的卷发呈现出深黑色,纹着彩纹,斜络着双肩,环绕在腰间。

他的身上佩戴着一串真珠金锁,作为璎珞装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尽管穿着和装饰都很简单,但国王的威严与尊贵依然难以掩饰。

在国王的周围,多名文臣武将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国事。

他们的服饰各异,有的穿着短袍,有的穿着滕甲,但都显得十分庄重。

他们的脸上都纹着彩纹,这些彩纹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表情,显然对当前的局势十分关注。

整个议事厅的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

临邑国国王的目光扫过众人,神情异常严肃的开口说道:“诸位,本大王得到情报,李唐将要出兵攻打我国。”

此言一出,不少文臣武将露出惊讶的神色来。

他们没有想到,李唐竟然会主动来打他们。

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意外和震惊。

国王接着说道:“李唐的军队强大,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各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说出来。”

话音刚落,一位武将站起身来,说道:“大王,我们应立即调集兵力,加强边境的防御。”

另一位文臣则建议:“我们应该与周边国家结盟,共同对抗李唐。”

国王认真听取了众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又有一个武将若有所思地问道:“大王,是否知道李唐将派出多少兵力攻打我国?”

“据探子禀报,李唐会派出一千兵马前来。”国王不假思索道。

“一千兵马?”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文臣武将们都感到意外。

他们万没想到,只有区区一千唐军就想来攻打临邑国。

在他们看来,一千兵马实在是太少了,完全无法对临邑国构成威胁。

一位武将露出不屑的神情,说道:“大王,一千兵马只是小股部队,我们不需要太过担心。”

另一位文臣则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建议国王趁机消灭这股唐军,以振奋民心。

“大王,李唐真的只派出一千兵马前来?会不会是探子的情报有误?”一个老谋深算的大臣,眉头紧皱,语气中带着疑惑地问道。

他在这个国家担任多年的文臣,经历过无数的战争和政变,对国家的安危有着敏锐的直觉。

国王听后,沉吟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探子的情报不会有误,不过本大王对唐军只派出区区千人也感到疑惑,或许这一千唐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必定是精锐部队,不能掉以轻心。”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光芒,显然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即使李唐派出数万兵马攻打我们也不用怕,我们有着数万兵力,又有着复杂的地形,唐军若进入我们临邑国,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刚刚那个露出不屑神情的武将趾高气扬地说道。

他是一名勇猛的将领,对战争充满信心。

“没错。”另一个文臣附和道,“据臣所知,李唐的兵马不习惯山地作战,何况我们有着强大的象军和天然的瘴气屏障。”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己方实力的自豪和对敌方的轻视。

然而,那个老谋深算的大臣却并没有被这些自信的话语所左右。

他清楚,战争不仅仅是人数和地形的较量,更是智慧和准备的较量。

他提醒众人:“虽然我们有数万兵力,也有复杂的地形,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李唐统一天下,强将精兵众多,这一千兵马或许是他的精锐部队,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又或者,这一千兵马只是用来迷惑我们,其背后可能有着更多的兵马。”

他的话,使得众人陷入沉思之中,也让众人意识到战争的严峻性。

沉默片刻之后,国王慢慢地开口,声音中带着沉稳和坚定:“诸位,这一千唐军,很有可能只是用来迷惑我们的幌子,其背后必然还有更多的唐军。”

国王的眼神透露出睿智和果断,他继续说道:“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分出多路兵马埋伏,以防唐军的突袭。

同时,继续派出探子打探唐军的动向,务必摸清他们的人数、武器装备以及行军路线等情况。”

国王的这番话让众人不禁点头赞同,他们也意识到这并非是唐军的全部实力。

只有摸清唐军的底细,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战略。

一位武将起身道:“大王英明,末将愿带领一路兵马前往埋伏。”

“末将也愿率领一路兵马前往伏击。”

“请大王准许末将率领象军前去击败唐军。”

其他武将也纷纷请缨,表示愿意为国效力。

国王满意地点点头,他看到了文臣武将们的忠诚和决心。

他知道,这场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也深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强大的唐军。

“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唐军必败!”国王倏地站起来,高声道。

“唐军必败!”在场所有人齐声呼喊。

等他们平复心情后,继续讨论应对策略,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虽然他们对李唐的实力有所忌惮,但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军队有信心。

整个议事厅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但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在国王的带领下,临邑国的文臣武将们开始积极备战。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关乎着国家的存亡。

国王决定派出多路大军迎战唐军,并命令将领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战争的胜利。

同时,他也号召全国的百姓们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在场的大臣们纷纷表示忠心,誓死保卫国家和人民。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必须全力以赴。

他们相信,在国王的英明领导下,临邑国一定能够战胜李唐,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