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微臣拜见纯妃娘娘。”

“方太医请起吧。”

等方太医起身,就听江诗荧问:“赵院史的伤还未好吗?”

方太医一愣,答道:“赵院史的伤,估摸着还得再过半个月才能痊愈。”

江诗荧点点头,伸出右手放在桌上。

秋雨在她手腕上垫了张帕子,方太医这才把手指搭上去。

片刻之后,方太医收回手指,道:“娘娘的脉象一切都好,腹中皇嗣也很是康健。”

江诗荧道:“有劳方太医了。”

方太医道:“都是微臣分内的事。”

另一边儿,永福宫东配殿里。

“怎么不是李太医?”看着被小宫女领进门的人,董采女惊讶道。

自她有孕后,一直是李太医负责她的脉象。

而眼前这位,却是当初在凤仪宫时,给她诊出了喜脉的刘太医,太医院的左院判。

闻言,刘太医的脸上并无不悦。

他答道:“李太医今日有些不便。”

董采女点了点头,忽然就想起来谨妃那日所说的话——皇后若想要抱养个皇子,抱走谁的最容易?

刘太医今日来此,恐怕正是得了皇后的授意。

但是以她一个小小采女,还能在皇后面前螳臂当车不成?

一刻钟后,织翠送刘太医出了永福宫。

过了没一会儿,凤仪宫里就收到了消息。

“娘娘,刘太医说,董采女肚子里是个男胎。”

闻言,皇后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笑:“告诉刘太医,董采女的胎,以后就由他负责了。”

画扇“诺”了一声,去了太医院传话。

皇后又看向画屏:“你去库里挑些补品,给董采女送去。”

画屏道:“娘娘放心。”

她动作利落地很,没一会儿,就准备好了东西,带着人去了永福宫。

小宫人传话之后,董采女赶紧打发了织翠出来,将画屏迎了进去。

“奴婢参见董小主。”

董采女亲自扶她:“画屏姑娘快请起。”

画屏起身后,手腕儿一翻,就搀住了董采女的胳膊:“奴婢多谢小主,不敢劳动小主,小主快坐吧。”

说着话,画屏就扶着董采女坐回了桌子前。

董采女坐下后,抬头问她:“姑娘今日来此,可是皇后娘娘有何吩咐?”

画屏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皇后娘娘挂念着小主,命奴婢来给您送些补品,都是于孕妇再滋补不过的。”

董采女一脸感激:“多谢皇后娘娘体恤,还请画屏姑娘代为转达,嫔妾铭感五内。”

画屏道:“小主儿客气了不是?您肚子里的孩子,也要叫皇后娘娘一声母后的。皇后娘娘关心孩子,再理所应当不过。”

听到这话,董采女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滞,然后就听她道:“画屏姑娘说的是。”

画屏脸上笑容不变:“小主您呀,什么也不必担心。有皇后娘娘在呢,必能保您好好儿生下皇嗣。您的福气呀,都在后头呢。”

董采女道:“皇后娘娘的恩情,我只担心自己无以为报。”

画屏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只要小皇子将来懂得孝顺母后,不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等画屏离开后,董采女身边儿的小宫女高兴地翻看着堆在边儿上的补品:“小主儿,这里面有人参,燕窝,还有阿胶,画屏姑娘送来了好多好东西啊。”

织翠看着她那兴奋的样子,皱了皱眉道:“好了好了,快都收起来吧。”

小宫女来来回回两趟,才把东西都抱走。

门被关上,室内又安静下来。

董采女还坐在桌子前,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小主。”织翠上前两步。

“织翠,你听到画屏说的话了吗?”董采女抬头看向她。

织翠点了点头。

董采女的手抚在微微凸起的小腹上,继续说道:“画屏话说得好听,其实就是在告诉我,这个孩子,皇后志在必得。”

织翠想了想,道:“往好处想,至少,皇后娘娘能保您平安生产?况且,小皇子若被皇后娘娘养在膝下,不也更有前途?”

董采女嘲讽地一笑:“凤仪宫的嘴脸,你还不知道?用人朝前,不用人时朝后。怕就怕到了生产的时候,孩子平安,我却未必。”

凤仪宫里,画屏到了皇后跟前回话。

“董采女嘴里说着感恩戴德的话,可是奴婢瞧着,她并没有那么情愿。”

皇后手里拿了剪刀,正修剪着一盆春兰的叶子。

闻言毫不在意,头都不抬地道:“这事儿,可由不得她。”

宫里的规矩,有孕的妃嫔,每隔三日,就要请一次平安脉。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景阳宫里,方太医诊完脉后,一边儿收拾着药箱,一边儿就听他开口道:“微臣第一次给娘娘请脉时,略有些失态,还未谢过娘娘不计较。”

江诗荧不以为意:“初见本宫这张脸后,失态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你一个。若要计较,可真是计较不过来。”

方太医道:“微臣之所以失态,是因为娘娘的面容与微臣的故人颇有几分相似。”

“哦?这说法,本宫还真是第一次听。”江诗荧似乎被挑起了好奇,问道:“不知方太医的故人现在何处?”

方太医面上浮现出一丝怅然,道:“已经失散多年了,臣也不知她现在何处。”

江诗荧的右手撑着额头,微微抬起头看他,眉间微皱:“为何会失散?”

方太医摇摇头道:“臣也不知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

然后,不等江诗荧问,就听他继续道:“十多年前,她一家子忽然都不见了踪迹。这些年来,臣一直在调查此事。可惜臣太过无能,一直没有进展。”

闻言,江诗荧轻笑了一声:“方太医不必如此自责。你是太医,一身本事都在治病救人上。又不是大理寺的官儿,还能懂得查案不成?”

方太医行了一礼:“多谢娘娘宽慰。”

江诗荧点点头,道:“阿圆,你送方太医出去吧。”

出门前,就见方太医停下脚步,回头问道:“不知娘娘可曾听说过沧海镖局?”

江诗荧道:“不曾。”

等方太医离开后,阿圆回了江诗荧身边。

江诗荧道:“让他们盯着些,看方太医可会有什么动作。”

今日他那一番故人的说辞,还有特意提起“沧海镖局”,明显就是上次听她问起赵院史后,有些急了。

若她有意让赵院史负责她的脉象,那方太医就只剩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可以从她这儿打探消息。

不管他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这十天半个月里,他都会抓紧机会。

此时,永福宫东配殿里,董采女也等来了给她请脉的太医。

“怎么又是刘太医?”她的语气寻常,然而圆桌遮挡下,纤长的手指紧紧捏着帕子。

刘太医行了一礼道:“微臣见过小主。皇后娘娘有令,以后都是臣来负责您的脉象。”

闻言,董采女怔了怔,然后说道:“刘太医是太医院的左院判,我不过一个小小采女,如何能劳动刘太医。”

刘太医笑道:“小主客气了,您腹中怀了皇嗣,如今最是尊贵不过。”

等刘太医请完脉离开,董采女抓住织翠的手,道:“织翠,皇后是打定主意,不会放过我了。”

她手上用力极大,指甲更是直接掐进织翠的肉里,织翠忍不住“嘶”了一声。

董采女这才反应过来,低头一看,织翠的手已经被她捏红了,上面还有好几个清晰的月牙印儿。

她话语间有些懊恼:“我一时心急,竟伤到你了。”

织翠道:“奴婢皮糙肉厚的,无妨的。”

见董采女愁眉不展,织翠道:“小主何不求一求陛下?”

董采女摇了摇头:“在陛下面前,我如何能与皇后娘娘相比?况且,只怕自从万寿节献艺之后,我就被陛下看做皇后娘娘的人了。此时去求陛下,陛下也只会当我是个背主的。”

织翠道:“那,咱们求谨妃娘娘相助?”

董采女眼睛一亮,起身道:“走,咱们去给谨妃娘娘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