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德妃哑口无言。

三皇子还在继续:“闫先生说得对,儿子憨厚有余,机智不足。这储位,便是父皇要给儿子,儿子也不敢接。八弟却不同,小小年纪,无论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是兄弟里拔尖儿的。儿臣虽愚,却也能看出来八弟当真是块儿良才美玉。父皇和闫先生都选了八弟,儿臣心服口服。”

说完,他也不等德妃的反应,直接使了自己身边的小太监,让人去请太医。

此时的景仁宫里,宁妃和四皇子之间,也上演了大差不差的一幕。

和德妃一样,宁妃的不舒服多半都是心病,其实身子无碍。

但是看到四皇子那个“只有八弟才配得起太子之位”的态度之后,宁妃是当真觉得自己的心口开始疼了。

次日,凤仪宫请安结束后。

众嫔妃都散去,唯有贵妃留了下来。

江诗荧看她这样子,猜到她只怕是有话要说,便携了人去后头花厅里小坐。

才刚坐下,贵妃就开了口。

“臣妾听说,德妃昨儿传了太医。”说到这儿,她顿了顿,又加了一句:“今儿看宁妃的眼下,似乎也扑了许多粉。”

这话,是在提醒江诗荧,这两人只怕都为着平安被立为太子的事心中不悦。这才一个身子不适,一个眼下青黑。

此情此景,忽然就让江诗荧想起来,几年前,她才刚生了平安的时候,也是当时尚是玉妃的贵妃,前来提醒她当时的宁贵嫔和皇后来往甚密。

想到这儿,她唇边抿了笑:“这阵子天气忽冷忽热的,想来都是一时不慎着了凉吧,贵妃也该当心着些身子。”

贵妃先是有些诧异,与她眼神相接之后,才恍然明白过来——德妃和宁妃二人的小心思,只怕早就被皇后看在了眼里。

既然皇后心里有数,想来也无需她再多说什么,略坐了片刻便告了退。

江诗荧坐在软榻上,缓缓喝完了一盏蜜露,这才开口道:“传膳吧。”

德妃和宁妃心里在想什么,她不说一清二楚,至少也猜到了八九分。

无非就是储君之位罢了。

这宫里的女人们,但凡膝下有皇子的,谁心里没那个念头呢?

贵妃的十皇子若不是生就那副模样,她也是要争一争的。

有这个念头倒没什么,在心里头好好儿地忍住了,江诗荧也不至于把她们怎么样。

但若是一时没忍住,伸了手出来,就别怪她把那不安分的爪子统统剁个干净。

因着立储一事,前朝后宫里所起的风波大体就是如此。

且说此时的大晋民间。

靖王当日在朝堂上的一番话,不知何故被人传了出去。

百姓们原本只知道继后膝下有个八皇子,这个八皇子被立为了太子。

至于这太子是圆是扁,性情如何,他们是一概不知的。

等靖王的话被传出来,才有人恍然想起:“原来陛下新封太子就是那位小殿下!”

当初,为了陛下和宸妃娘娘给的粮食,他们才说了好话,祝那位小殿下健康长寿。

难不成,这话竟当真被老天爷听在耳中了不成?

这么说起来,这位太子殿下,和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还颇有些渊源哩!

就这样,大晋百姓心中,对太子生出了三分亲近三分好感。

这事儿,没过多久就传进了江诗荧的耳中。

秋雨一脸喜色:“咱们殿下才刚登上储位,就被百姓们如此拥立,这可是大好事!”

江诗荧却眉头紧蹙:“如今父壮子弱、父慈子孝,百姓拥戴太子自然是好事。但若是有朝一日——”

若有朝一日,陛下老去,而平安日渐强壮起来,面对这样一个颇得民心,又似乎得了“上天庇佑”的太子,陛下他真的能毫不介怀吗?

只盼着,这一日,永远不要到来。

或者,等她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来。

···

十年后。

永兴二十五年的夏日,是在哭声中拉开帷幕的。

正月里,才刚过完年节,前朝尚未开印,太后就不慎染上了风寒。

这只是个开头。

很快,太后一病不起。

太医院里以方院史为首的众太医们挠秃了头,用尽了各种珍稀药材,也只拖到了五月底。

五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太后与世长辞。

当时,帝后二人、靖王、太子,以及其余的皇子公主们,全都一同守在太后床前。

江诗荧亲耳听到太后说了一句:“你来接我了?”

然后,就见她面上带笑,缓缓闭上了眼。

陆昭霖沉默了好半晌,才颤巍巍地伸出了手去探太后的鼻息,之后,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母后她,薨了。”

江诗荧心中早有预感,但当真听到这几个字时,却还是觉得喉头一梗,呼吸一滞。

而后,泪水夺眶而出,江诗荧哭至晕厥。

等她醒来,还是要忍住心中的悲恸,认真操办起太后的丧仪。

陆昭霖是太后亲子,自小在太后膝下长大,母子感情自不必说。

自这日起,无论谁来劝,他都不肯离了太后灵前。

这事儿传到前朝和民间,有人赞他纯孝,却也有人暗自腹诽,前两年,母后皇太后在九台山别宫里薨了的时候,可不见陛下这般。

当然,这话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谁敢说出来呢?

且说太后灵前。

陆昭霖身为帝王,尚且日夜为太后守灵,宗室王爷们以及一众皇子们自然也要做出个孝子贤孙的样子,不敢稍有懈怠。

江诗荧不怕别的,只担心平安才刚养好的身子受不住。

她再三思虑,命人熬了碗参汤,亲自送到灵前。

陆昭霖不肯喝。

江诗荧蹙着眉,声音沙哑:“陛下如此,是要让母后的在天之灵不得安宁吗?”

陆昭霖闻言,转头看向她。

江诗荧将盛了参汤的碗往他身前递了递:“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陆昭霖沉默了片刻,才接过碗一饮而尽。

姚兴德将空碗接过来,正要着人收走,就听他吩咐:“让人每日熬了参汤过来,王爷们、皇子们,每人一碗。”

跪在他身后的宗室王爷和皇子们纷纷叩首谢恩,口中说着“谢陛下关怀”,心里头,却都在感激江诗荧这个皇后。

若非皇后娘娘相劝,陛下自个儿都恨不得滴水不进、滴米不沾了,哪儿会管他们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