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嗣昌伸手接过了奏报,在手里面看了一遍之后,脸上的表情就变了,良久之后放下了奏报,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刚不愧是李刚啊!”

“是啊,打的好,”李茂大笑着说道,“皇太极的打算怕是要落空了。”

杨嗣昌转过头,笑眯眯的问道:“怎么说?”

“李刚到了山海关之后,以李刚的能力,皇太极想要打破山海关基本上不可能,他能够做的只能是从西边进攻咱们。”李茂冷笑的说道,“现在李刚连西边的路都给他堵了。”

“蒙古人被一分为二,皇太极想要统治他们也变得困难了很多。如此一来就给了朝廷拉拢西边蒙古人的机会,没办法要挟朝廷,皇太极用什么谈判?”

“你太乐观了,”杨世昌叹气的摇头道,“朝堂现在的情况还用什么要挟?”

李茂顿时气苦了起来,伸手一拍桌子,没好气的说道:“咱们在这里努力努力努力,结果呢?操场上那些人随便做点什么,就能把咱们的努力消耗一口。”

“李刚打了那么大的胜仗,那么好的局面,结果被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叫什么事儿啊?真憋屈,太憋屈了。”

杨嗣昌转过头看着京城的方向,淡淡的说道:“出色的将领只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但没办法决定一场战争的输赢,有些时候做的多,未必会有好结果。”

诡异的转过头,李茂无奈的说道:“太消极了一些吧?不像你说的话。”

杨嗣昌摇了摇头,没有再开口说什么。

大明,北京城。

王承恩一脸喜色的跑了进来,自从张献忠开始造反之后,大明朝就一直没有什么好消息,现在终于有好消息传来了。

“有什么好事儿?”崇祯皇帝见到王承恩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李刚送来了捷报,”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李刚编练三万新兵为了练兵,他出喜峰口袭击了蒙古人,此战大胜,斩获无数。”

“快拿来朕看。”崇祯皇帝站起身子激动的说道。

王承恩连忙将手中的奏报送了上去,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打下这样的胜仗,对朝廷失去民心的鼓舞都很大,老奴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崇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伸手接过奏报看了起来。

时间不长,崇祯皇帝兴奋的抬起了头,对王承恩说道:“快拿地图,朕要看地图。”

“是,皇上。”王承恩答应了一声,连忙让人将地图抬了过来。

崇祯皇帝走下了御阶,来到地图的前面上下打量了一番,很快找到了承德的位置,在地图上用力的点了点说道:“李刚选的好地方啊!”

“是啊,”王承恩在旁边附和道,“只要在这里筑城守住了这里,皇太极想要打到密云,想要打到龙门不可能了,从此以后京城就安稳了下来。”

“想要从喜风口进来,还要面对蓟州兵峰,李刚的谋划非常的好,如此一来直接掐断了皇太极西进的可能,我大明的京城安稳了。”

崇祯皇帝神情复杂地将手中的奏报递给了王承恩,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刚此战大获全胜,苏布地不堪一击,你说是李刚太能耐了,还是其他人太废物?”

“朕手下那么多人,平日里都说自己精兵良将都说能打,可结果呢?不要说出去作战了,连一会儿农民军都剿灭不了,你再看看李刚。”

“皇上人和人怕是没法比。”王承恩低着头说道。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脸上依旧是无奈的神情,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感慨的说道:“李刚太少了,如果再有一个李刚,朕何必如此担心?”

王承恩在旁边低着头,也不敢开口说话。

这天下恐怕还真就有另外一个李刚,就是他的儿子李恒。虽然没有看到李恒的战场上的英姿,但以前的奏报也能够看得出来此子类其父。

稍稍锻炼一下,未必不能够独当一面。

这种事情在大明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马家的那些人,李成梁的后人,甚至是戚继光培养的戚金,哪一个不是能独当一面的?

李恒有李刚的教导,摔打几年未必不能够超过他的父亲。

问题在于皇上不敢用李恒,不敢让他跟着李刚身边,甚至把人扣在了京城,为此还嫁了一个公主。王承恩心里明镜一样,但是不能说。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崇祯皇帝转回头说道:“传旨的人到蓟州了吧?”

“算算日子应该到了。”王承恩低下了头说道。

崇祯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山海观,又在蓟州的位置上看了一遍说道:“之前还担心李刚手里面人不够,在辽东会吃亏,现在看来不用担心了。李刚到了辽东,我大明算是安稳了下来。”

“杨嗣昌等人回来,张献忠等人也不足为虑,”王承恩在旁边笑呵呵的说道,“只要平定了内乱,我大明还是如日中天,等到时机成熟剿灭皇太极也不成问题。”

“说的没错。”崇祯皇帝面露笑容大喜的说道。

李刚打了胜仗的消息,如一阵风一般地传到了北京城,舆论一下子就发生了转变。所有人都在盛赞李刚,当然了,也有人说李刚擅自出征,应该要治罪。

只不过这种风潮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李恒的耳朵里面,李家上下可不管外面人怎么说,该庆祝还是要庆祝的,这是应有之义。

“你怎么不出去?”长平公主走进书房,看着自己的相公,脸上露出了几分担心的神色说道。

放下手中的书册,李恒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过是一场小仗,有什么好庆祝的,以我父亲的能力踏破锦州,收复沈阳,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公公真厉害。”长平公主面露笑容的说道,“外面的人都在说公公是大明第一武将,是真正的大明战神。”

李恒顿时面露古怪,大明战神的称号可不怎么样。

“你是不是也想上战场?”长平公主走到了李恒的身边,伸手拉住了李恒的手,语气极为温柔的说道。

李恒笑了,转过头拉着娇妻的手拍了拍说道:“你怎么觉得我会想战场?”

“大丈夫志在四方,”长平公主悠悠的说道,“你在战场上来自然想回去,有什么好奇怪的?再说了,你难道不想立下不世之功吗?子承父业也是应有之义啊!”

“回不去了。”李恒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

京城的日子虽然好,但李恒其实不太想在京城过日子,主要是不自由,上不上战场的倒不是关键,主要是自己想回美国走不了。

现在有了长平公主,自己想走就更不容易了。

“你不要怪父皇,”长平公主神情有些复杂的说道,“我。”

李恒摆手打断了长平公主的话,笑呵呵的说道,“雷霆雨露都是天恩,皇上对我们李家有知遇之恩,对我们父子的恩德如天之高,我岂会如此不知好歹。”

“虽然不能上战场了,但是皇上把他最心爱的长女嫁给了我,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你放心,我不会想什么其他的,我只想在京城安安稳稳的过我们的日子。”

“我父亲也不想让我上战场,兵战毕竟危险,他就我这么一个儿子,我还没有为李家留下香火,他也害怕我出事啊。”

长平公主脸色一红,娇嗔一般的说道:“大白天的不要胡说。”

看着长平公主的样子,李刚食指大动,伸手拉着长平公主说道:“庆祝就不庆祝了,但咱们还是要吃顿好的时候陪着为夫去吃饭,肚子饿了。”

“好。”长平公主娇滴滴的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