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一个社畜的逆袭之路! > 满级小号来当对照组!(十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满级小号来当对照组!(十六)

几个时辰后,周吕侯府的大火才堪堪熄灭,然而整个侯府,除却后院被救出的女眷稚儿,唯余满地焦黑的尸首。

闻噩讯而至的吕释之,跪地恸哭,悲戚无声,竟然又昏厥过去了。

“祖父!”

“家主!”

一阵混乱之后,建成侯的管家等人将吕释之抬了回去。

太尉卢绾和庭尉曹参见此情景,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一般神色,谁也想不到吕释之这只老狐狸如此之狠,竟然以整个吕氏族人为赌注,葬送了刘氏宗族最为得力的干将以及与吕氏不对付的武将。

此时两人情不自禁地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参加这场寿宴。

这哪里是什么寿宴,简直就是丧命的鸿门宴。

又一个时辰后,卢绾和曹参才勉强点清人数,可惜,尸体皆已面目全非,形如焦炭。望着那被抬出的焦炭,两人只觉一股寒意直袭心头。

发生了这般惊天大事,两人自是要进宫向刘邦禀报情况的。

进宫的车中,气氛格外地沉闷死寂,许久之后,曹参看着卢绾,低声问道:“太尉大人,如今吕氏一族,除了吕释之,吕家第二代尽皆葬身火海,如今整个吕氏只余些老弱妇孺,这般牺牲真的值得吗?”

曹参的感慨叹息,换来的却是卢绾一声冷笑。

“自然是值得的!吕氏以鲜血为代价,换得的是朝堂独大,此场大火之后,陛下必将立八殿下为太子。至于老弱妇孺,呵!八殿下未来的太子妃必是吕氏女,只要大汉不亡,吕氏血脉就将与大汉江山永世长存,平分天下,何其尊荣!果真是谋人者先谋己,吕泽这只老狐狸当真是狠辣无情!”

感慨过后,卢绾看着惊愕的曹参,突然眼神晦暗,低声说道:“等会进宫面圣禀报时,少言多听,此事该如何定案,自有圣裁,切记不可多言!”

……

“大人!您的意思是此事乃陛下授意?这怎么可能?死的那可都是刘氏宗族,陛下的亲侄子啊!”

看着曹参不可置信的惊骇神情,卢绾不屑地嘲讽笑道:“与大汉永存相比,刘氏宗族又算什么?陛下可是连亲儿子都能舍弃的,帝王!帝王!你还不明白吗?还有你是不是以为此事吕皇后不知情?呵呵……”

嘲讽的笑声让曹参沉默无言,此后曹参再也没有说一句话,就这样两人相顾无言进了宫。

长乐宫中,刘邦身形消瘦站在窗边,尽管此时他身上披着华美的狐裘大氅,但凉爽的秋风吹来,仍让他按耐不住连连咳嗽。

“陛下!喝盏温水,润润喉!”

刘邦接过韩飨奉上的温水,饮了几口,顿感舒适不少。

今晚刘邦一夜未眠,虽然人在长乐宫里,可心早就飘到了宫外,甚至脑海中尽是刘氏族人哀号求救的血腥景象,想着想着,他的泪水就这样悄然无声地流下。

闭了闭猩红的双眼,刘邦慢慢地褪下了身上的狐裘大氅,转而走到了高高在上的龙案后,微微躬身略显艰难地坐了下去。

韩飨看到这一幕,咬了咬唇,赶紧让侍候的宫人收拾好狐裘大氅,自己则快步走到刘邦身旁侍候着。

上奏的书简刚翻来,就见一个内侍脚步匆匆地说道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太尉和庭尉大人在外求见!”

听到这话,刘邦手一僵,随后声音嘶哑地说道:“传!”

“诺!”内侍领命后又快步退了出去。

几息之后,卢绾和曹参走了进来,看着刘邦拱手行礼道:“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刘邦没有叫起,气氛死寂许久后,他突然开口说道:“匈奴未免太过狂妄,竟然敢胆大包天屠杀大汉的皇亲国戚,勒令五城司马一定要揪出这些匈奴探子,为死去的人报仇雪恨!”

曹参听到这话,心咯噔一下,寒意瞬间涌上脑门,还是卢绾反应迅速。

“回禀陛下!臣一定会抓住那些匈奴探子以正法纪。”

“即使如此,那就快快下去办差事吧!卢绾不要令朕失望啊!”

意味深长的话让卢绾心头一跳,难道陛下还不打算就此罢手……

“臣必定竭尽全力!”

“好!对了,让太常好好给吴王等举办葬礼,以慰他们在天之灵!”

说完刘邦将御案上几卷圣旨递给了韩飨,这赫然是刘邦追封刘濞等人的圣旨,生前没有得到的荣耀,死后一定要补上。

有了刘邦一锤定音,周吕侯府的杀戮大火很快就有了结论。

当然罪魁祸首是匈奴人的探子,他们见周吕侯宴请宾客,趁虚而入,直接下药毒死了众人,最后又放了一把大火。

整整一个月,整个长安城的上空都是凄厉哀绝的哭灵声,当然时不时还夹杂着喊冤声,菜市场街口的血都没有干过,看着此情此景,聪明人都悄悄闭上了嘴巴。

因为此事刘邦和吕雉都大病了一场,整个汉宫风声鹤唳,像极了永巷冷宫。

长乐宫后殿里,刘邦披头散发躺在床上,花白的头发,苍老的容颜,整个人看起来就像行将就木一般。

一旁的江郅正跪坐书案旁,声音清朗地读着手中的奏折。

“疆儿!你说这左前都尉该由谁来当合适?”

听到这话,江郅稍作思索,语气平淡地回道:“父皇!左前都尉掌管长安兵马,京畿重地,事关重大,儿臣觉得何不让其副都尉暂代左前都尉一职,再派一位足智多谋的大人去做校检文书。”

刘邦听到这个回答眼前一亮,随后又继续追问道:“那疆儿可觉得有适合人选?”

“儿臣觉得留侯长子可堪重任,文人相轻,武无第二,文臣武将相互制衡,权利才会束之高阁,局势才会稳定下来,而留侯文武双全是最适合的人选。”

听完这话,刘邦满眼欣慰地看着江郅,忽然坐起身来开怀大笑。

“好!疆儿!你没让父皇失望!父皇的选择是值得的,好!好!好!”

一连几个好字,刘邦心里压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松了一些,有这样聪慧机敏的太子,大汉江山定能传承万世,刘氏族人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