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知道孩子们今天回来,赵树一下班就往林绮这边赶,给孩子们带了冰糕。本来还想买汽水,但考虑到孩子们年纪小,他便没买,转而买了鸡蛋糕。

四个孩子一周没见爷爷,也是想念得紧,一声声清脆的爷爷,把赵树叫得心都化了。

家里人很好奇孩子们在特训营学了什么,不过没有人询问,只问了他们累不累,习不习惯。

“一点都不累,和在家差不多。”

“没错,训练强度不高,我们都能跟得上。”

“文化课程也跟得上。”

“就是老师特别多,有十几个,我差点把老师认错。”

“学了好多东西,非常有趣。”

“生活老师夸我们独立,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完成,很厉害。”

“........”

孩子们叽叽喳喳,脸上没有半分阴霾,可见在特训营的确适应得很好。

林绮见此,这才算真的放心了。

十月份的时候,谭哥又来了,带来了一小捆稻穗。

“这是——”林绮细细检查那些稻子,稻穗比一般水稻长,稻子也很饱满。

“你觉得这是什么?”谭哥反问。

“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林绮猜测。

“没错。”谭哥眼里闪过一抹赞赏,“这是刚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新品种的产量比普通水稻的产量高20%以上。且这个数不是一定的,有极大可能会不断变大。”

“这么厉害!”林绮真心佩服培育出这个新品种水稻的人,这是位天才啊!且这个水稻一出来,粮食缺乏的困境随之而解,大家以后都能吃饱饭了!

谭哥点头,“可不是厉害么。”

得知这水稻的产量时,多少人激动得都哭了,包括他。

“等全国推广这个新品种的水稻,我们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的确如此。”这个种子比她催生出来的好,她催生出来的种子,无法保证产量都能提高20%。何况她一个人,能力有限,给一个大队,甚至一个公社供应种子还行,多了就不能够了。

“不过上面说,这个品种的水稻,口感没有普通水稻好。”谭哥道,说完他自己就笑了,“都是大米,我觉得不会差到哪里去。再说了,能吃饱肚子都不错了,哪里会有人计较好不好吃呢。”

林绮和徐鹤霄对视一眼,点点头,认可谭哥的话。

“我国粮食缺口很大,有了这个水稻,我们国家应该能节省下很多外汇。且就算这个水稻口感略微没那么好,可我们也不一定要直接食用,可以做成很多农副产品,做成各种食品。经过加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味道不是什么难题。而且当我们的粮食足够多时,家禽家畜也能用加工过的粮食喂养,到时肉类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说到这里,徐鹤霄笑了笑,“大家家里有余粮,心里才不会慌。这个新品种的问世,研发人功德无量。”

“我只想着吃饱饭了,还是鹤霄你考虑得长远一些。”谭哥傻笑,“不知道哪一年会全国推广,不过我猜应该不久了。等全国推广了,我们自己也种上一亩,留着自家吃。”

“你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林绮问。

“当然不是。”谭哥否认,“上面想看看你能不能种这个稻子,他们说这个稻子第二年是留不了种的,他们比喻说就像马和驴生出骡子,骡子无法生产后代一样。他们就是想让你试一试,看你用这个水稻能不能种出结穗的稻谷来。”

“第二代结不出稻穗?”林绮来了兴趣,她捡了一棵,“我拿去试一试。”

说完,她转身朝房间走去。

林绮回房,谭哥和徐鹤霄聊起了家常。

“我要是不来一趟,你们是不是都不打算把你们生二胎这件事告诉我?”谭哥眼神幽怨。

“我们想着你年前应该会来一趟首都,所以就没特地写信通知你。”徐鹤霄道。

“那我要是年前不来呢?”

“那你年后肯定来。”

“.........”

谭哥气得直翻白眼,“敢情你就是不会给我写信呗!”

“孩子多,比较忙。”徐鹤霄淡定道。

“我算是看透了你。”谭哥有些伤心,不过他也不指望着徐鹤霄来安慰他,他转移话题,“那四个大的呢?”

“去了军区一个训练营,平日里不在家。”徐鹤霄道。

谭哥神情变得严肃,“那么小的年纪——”

“那个训练营招收的就是年纪小的孩子。多的我也不好向你多解释,你知道这么一回事就行。”实际上,他这个父亲也不了解多少。

谭哥点点头,又提到三个小的,“你厉害啊,一次四胞胎,一次三胞胎,啧啧,我就没听说过比你更厉害的。”

徐鹤霄摇头,无比认真道,“是绮绮厉害。”

“当然,弟妹肯定不用说 。”谭哥感叹,“以前我根本没想过你能娶妻生子,甚至会认为你熬不了几年。没想到,这才几年过去,你不但从钥县来了首都,还有了七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称得上人生赢家了。”

徐鹤霄也想起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当时我也没料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如今的一切,都是绮绮给的。”

谭哥拍了拍徐鹤霄的肩膀,“好好待她。”

“我自然会,不用你提醒。”

林绮在房间里待了五分钟就出来了,手里拿着结不了稻穗的蹈杆,对谭哥摇摇头。

“没事,他们只是好奇罢了。这不重要。”谭哥安慰林绮。

当晚,谭哥在林绮这里吃了晚餐,没留宿,运着一车货就离开了。

“等新品种水稻推广,我们就不用往安良大队邮寄种子了。而且我预感水稻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肯定会出现各种新粮种,不止是水稻,其他粮食的产量也会提高。”徐鹤霄笃定道。

林绮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到时,你再种出高产量的粮食作物,瓜果蔬菜,就不会有人大惊小怪了。”

“我还能去种地吗?”

“局势不断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觉得以后大家未必喜欢种地。如果没人种地了,那我们就去种地。”

“国家不会允许土地买卖的。”

“那就承租。”

腊月的时候,四个孩子放假了,三个小的也半岁了。

小年这一天晚上,机械厂有文艺演出,林绮本来没什么兴趣,但四个孩子想去凑热闹。

“那就去吧。地点是室内,不算太冷。而且我听天气预报,从明晚就开始降温,应该是下雪,下雪之后,孩子们想出来玩也难了。”徐鹤霄道。

林绮一想也是,故而应下,“那就一家人都去。”

一家人自然包括了干爹赵树。

晚上,三个大人骑着三辆自行车,带着七个孩子往机械厂骑去。

因为要看晚会,七个孩子穿的都是新衣服,颜色是喜庆的红色,帽子也是红色,毛茸茸的,一看质感就非常好,价钱不低。除此外,四个大孩子,每人脚下一双小皮靴,擦得油光发亮,一看就是新买的。

不止是孩子们,林绮穿着也不低调,一身灰色貂皮大衣,同款的貂皮帽子,长长的貂毛,衬得她的小脸越发白皙细嫩。

“不是说徐鹤霄要养七个孩子,压力大,快要吃不起饭了吗?这穿着可不像吃不起饭的样子,把我们厂里大部分人都比下去了。”

自从知道徐鹤霄又有了三个儿子之后,几乎没什么人打他的主意了。不过徐鹤霄依旧经常被大家挂在嘴边,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徐鹤霄的生活。

因为这一年来,徐鹤霄来来去去就那几件衣服,大家都猜测是因为他家里揭不开锅,买不起新衣服了。

可现在一看这一家子的穿着,事实似乎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并且徐鹤霄今晚也换了一身衣服,崭新的军大衣,鞋子也换了,一双很帅气的靴子。

“估计是家境不差吧。”除了这一点,她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别的暂且不提,这一家的颜值可真高,就没一个拉垮的。尤其是那个林绮,几年没见,她怎么一点都没变,还是嫩得像十七八岁的少女。她生了那么多孩子,脸上不长斑,身材不变形,怎么做到的?”

“我也很想知道,去问问?”

“我不去,要去你去。”

“让储嫂子去,他们两家关系好。”

林绮、徐鹤霄和赵树一人抱一个小孩子,六个月的孩子,第一次来这到人多的场合,也不哭不闹,睁着扑闪扑闪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四个大的孩子则单独坐爸爸妈妈和爷爷的身后,他们也在四处张望,看到储伟和储婧时,他们连忙招手。

储伟和储婧坐过来,这里的孩子更多了。

不过孩子虽多,却不吵闹,说话的音量全程都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

“哥哥带了瓜子,你们要不要?”

“要的,谢谢哥哥。”

“哥哥姐姐,我们带了糖和牛肉干,也分给你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