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医女行医记 > 第一百八十章 机缘巧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群散去,那些外村人在家去的路上也忍不住对今天的事发表了意见。

“葛家这些老家伙还是老当益壮啊。”徐继发有感而发。

李云飞踢走一脚趾前的一颗石头,“我瞧着葛家七房糊涂的人可不少,亏得上头还有葛有龄葛祥荣等人镇压着,不然还不知道怎么乱呢。”

他们上饶村和下沟村和上藜村毗邻而居,葛七斤家闹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听到风声赶过来了,当真是看了好大一出戏啊。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对宗族同样适用。上藜村的土地算不上肥沃,年年要交不少的苛捐杂税,但这么些年上藜村葛氏七房却没有哪户人家因此卖儿卖女,不得不说是上头的人领导有方。”徐里嘴里感叹的人是葛有龄,

比起他来,葛祥荣差了一筹,但胜在葛祥荣听话,没有一门心思揽权内斗,守成足矣。

“咱哥俩也得努力让族人让村民们都过得更好才是啊,至少不能落后上藜村太多。”徐继发拍拍李云飞的肩膀。

两位里正都觉得肩上担子重啊,可惜他们村里都没有出现一个葛小五,可惜啊。

“堂妹,你是怎么做到的啊?”葛如楠实在忍不住好奇,问出心中的疑惑。实在是那颜色蓝得太漂亮了,染在那绣着蝴蝶兰的花上,让人移不开眼。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挠心挠肺想知道答案。

“想知道啊?”

葛如楠点头如捣蒜。

今天能化险为夷,葛如沫心情不错,再想到不日葛七斤一家子就进京了,再不会时不时出来恶心她了,心情就更好了,至于每三个月的养老银子?能用银子解决的都是小事。

这般一想,再看堂姐那眼巴巴的样子,不由得促狭了一回,“这是秘密。”

啊——葛如楠张大了嘴巴。

葛如沫是不会说的。

其实他们觉得神秘,对于在现代呆了近三十年,受了二十年的文化教育,又经历了信息大暴炸时代 ,真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借助了一点化学知识。

说起来也是巧,她之前不是从赵郡贤那里拉回来一车海带和一车紫菜吗?海带她私下煅烧了部分,制成粉沫状,预备拿来做药材用。碘微融于水却融于有机物,所以先简单处理,然后制成碘酒。

其实海带煅烧后的灰含碘量高,可也含有杂质,在现代还需要做氧化还原实验才能得到单质碘,但她只想看看这批海带的含碘量,所以直接用了高度白酒来融碘。

这时候也没有医用酒精,也来不及让赵郡贤慢慢摸索着制了,她直接买了几瓶最烈的国酒。

制作出来的碘酒并不纯粹,幸好杂质也不算多,这制好的山寨版碘酒一直放在她房间的柜子里。

她之前让阿南磨的米粉也拿回来了,她早上的时候想试试味道,因为当时是临时想起的,冲了一碗放在屋里桌子上。不想换衣服的时候,裹胸布一头掉进米汤里,她拿起的时候,也没有胃口喝了。正巧 祥贵婶在屋外唤她,很着急的样子,她也来不及处理那碗米汤就搁着了。湿了的裹胸布她随手搁在晾衣 杆上,也没来得及洗。

都是巧合啊,却没想到这个巧合帮了她大忙了。

淀粉遇碘酒呈蓝色,是她急忙之下想起来的。能想起这个,也是亏了小时候她在农村无意间撞见做 神婆的堂奶奶用这招骗钱。那会玩躲猫猫,她和堂妹就躲在堂奶奶的帐子里,那时的帐子是麻做的,有人躲在那根本发现不了。那会她悄悄伸出头,见堂奶奶往她那些宝贝白纸上涂着什么。没多久堂奶奶被人叫出去说话,她和堂妹趁机走了。临走前,她忍不住好奇去看了那白纸一眼,啥也没有,只是上面有几道湿湿的纹路,旁边搁着一只装米汤的碗。

当晚,堂奶奶帮人做法,堂哥调皮,拉了她躲在一处观看。她 至今记得做法到最紧要的时候,是堂奶奶猛地灌了一口‘灵水’,然后喷向面前十几道白纸,只有两张 显出了用蓝色线条画着鬼物的样子,当时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叫出声,可堂奶奶只是瞥了他们一眼,然后安心做法。

只见她用桃木剑一剑穿刺过去,口中念念有词,将那画着鬼物的纸给烧了。

当时找堂奶奶驱鬼那人在完事后,递给她一小叠大团结。

后面她和堂哥被训了一顿,这件事她一直都记着,后来上了高中,她才揭开了真相。

那时她才知道,那灵水是‘碘酒’,是不能喝的。堂奶奶为了效果,直接入口。想想,堂奶奶为了赚钱,也挺拼了。

难怪每回‘做法’后她总有一段日子不舒服,也不说话,对外的说法是精气损耗太大。

如今她也算靠着堂奶奶当年装神弄鬼的把戏躲过了一劫。

“堂妹,你弄出来的蓝布好漂亮,你能不能帮我染几尺?过段日子我跟娘要到外祖家走亲戚,要是能做一件蓝色的衣裳就好了。”

堂妹一脸的艳羡,原来是想要蓝色的布啊。

“这蓝色并不能持久,洗几次颜色就掉没了。”葛如沫如实说道。

先前她有心打听青黛的事,特意去布庄打听过,又问过王一清,知道现在虽然有蓝布卖,但都是贡 缎,只有京城的贵人才穿蓝。

虽不像紫一样规定了有品级的人才能服紫,但蓝布量少价高,也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

她在镇上最大的布庄锦绣阁看到过他们珍藏的唯一的一匹蓝色贡缎,那色蓝得不够亮眼,还不及她今天弄出来的呢。

后来她又将这事想了又想,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她记得蓝色一词在历史上出现得挺早的,怎么会现在都还没蓝布卖呢?

蓝这一字,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用来表示颜色的,在魏晋的时候,用之表示颜色的状况逐渐增多。

最初的蓝染为由蓝草叶揉浸出的汁液染出颜色,后来工艺逐渐有了改进,大概到魏晋时就已经发明了发酵还原法还原蓝靛成靛白,用预先制成的含有蓝靛的蓝泥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