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医女行医记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开张前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孟家,书房

“冠中他太冲动了!”孟广仁恨得直拍桌。

孟家大房随着孟广仁为官后,早年就进京了。二房孟广义读书有点差,在孟广仁的谋划下,追随着他的同窗,十来年了,近年来谋了个知县的缺。徒留孟家三房,也就是孟广平这一支在汝阴,一来是留守祖业照看祭田,二来也算是在外与大房二房守望相助吧。

他们却没想到,地头蛇一样的孟家,在自已的地盘汝阴会栽了那么大一个跟斗。

谢如沫进京后就大放光芒,这些日子孟家一直挟着尾巴低调做人,不敢掠其锋芒。但孟家与谢如沫的仇怨,他们都没忘。

虽然一开始是他们未娶不成后算计谢如沫的,双方关系一步步越来越恶劣,以致后来成了死仇,但汝阴孟家孟广平一支因她而家破人亡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最后为了保住孟家大房二房不受其牵连,将其驱逐出孟家族谱。

孟广平被迫疯了之后,他们也没敢和谢如沫多作计较。他们近半年来,避其锋芒。但不代表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

孟冠中出事,孟家知道的不算早也不算晚。恰巧孟广义回京跑官,就听闻了这个噩耗。

孟广义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孟家三房,算是废了。孟广平自已弃车保帅,已经疯了,如今还被关在牢里,能活多久就是个未知数,想来也不会太久的。而他的两个儿子,孟冠霖就算了,一个惹祸精,扔在汝阴祖宅也算是对他的一个惩罚。而孟冠中则可惜了,书读得不错,后受其父的连累,绝了科举之路。

“他估计也是看机会难得。”孟广义自然而然地替侄子说话,“谢如沫在楼观台,估计他是看到了什么机会,忍不住出手了吧。”

如今他们只能这么猜测了,其实他们的猜测离事实所去不远,能说不愧是一家人吗?

“他要是再忍忍就好了,国公爷要出手了,他这是白白丢了一条性命啊!”这是孟广仁最痛心疾首的地方,就差那么一点时间了,忍一忍而已。一定是谢如沫出现在楼观台,撩得他忍不住出手,一定是这样!

“国公爷要出手了?”孟广义忍不住道,“好,好,正好挫一挫谢家的气焰。”

孟广仁透露了一些能说的信息。

“大哥,可是经过这次会考,谢家如今在考生文人之中的威望很高啊,会不会于国公爷的计划有碍?”

“不必管这个,都是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谁还不是从三甲走上仕途的?这些书生意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

“可惜无法将谢家一举按倒在地。”

“急什么,饭得一口一口来吃。国公爷既然打算出手,自然是后招迭起。不将谢家抽筋扒皮,难消我心头之恨!”

王家

在谢如沫为青囊医院开张前的事宜忙忙碌碌之时,王聿从贡院出来后直接睡了六个时辰,起来后进了书房,将自已几日的考卷都默写了出来,交给王直之后,又倒下睡了过去。

“这孩子——”如此嗜睡的状态可把王夫人急得。

“你别吵他了,你不知道会试九天的累——”王大人得了王聿默写出来的卷子,心早就不在这了,但他也不愿意妻子因为小事再去吵醒儿子。

“我只是想让他吃点东西再睡.”王夫人有些悻悻然地说。

等王聿再醒过来的时候,刚梳洗罢,就有仆人来传话让他去一趟他爹的书房。

王聿默默地想,该是有结果出来了。

他一去,果然不出所料。

“为父将你的策论递给了国公爷,国公爷说了,你这次破题的角度不错,新颖,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内容也言之有物,如果你经义这几门没有大失水准的话,此次会试名次靠前那是毋庸置疑的。”王直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但是殿试才是关键,这时候也不能松懈知道吗?”王直又忍不住说。其实他对王聿这个儿子是满意的,其实他就像中国的大多数封建长辈一样,小辈一取得一些成就,就忍不住出言压一压,就怕他们翘尾巴。

“能得到国公爷的肯定,儿子自然是高兴的,但最终的成绩未出,殿试未过,儿子不敢骄傲。”

王聿也是镇定自若之中难掩喜色,但他足够冷静。他这些年能成为家中的智囊,参与决断王家的事物开始,心性日益坚定,特别是在心中确定了自已要走的路之后,已经极少在意别人的褒贬了。但陆国公不同,身为两朝元老,在文坛中在政坛上,都并非浪得虚名,这样的人的肯定还是让人很开心的。如果他连陆国公的褒奖都看不上,未免过于狂妄自大。

但他不会自大地以为殿试的前三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不过他会尽全力去争取。

他有这个能力不是吗?他生在王家这样的家族里,本就比一般的考生更具优势,他脑子也不差,前些年因病搁置了,现在上天恩赐,机会又重新回到他手上,他自然不会放弃的。

而且他也有自已的考量,正如他的母亲如今在暗暗相看姑娘盘算他的亲事一般,他也有自已的想法。这个想法呢,是在他察觉武成帝有意给谢如沫赐婚开始的。

王家一直是宇文家,特别是武成帝的忠实拥趸,武成帝要给谢如沫指婚,并没有指明对象,他一样是有机会的不是吗?

“在想什么?”儿子的失神,王直看在眼里,忍不住关心了一句。

王直想了想,将自已内心的想法透露了一些给他爹知道,因为他知道他娘正在想看的人选中,必没有谢如沫。双亲中,他总得争取到一方的支持吧?

可他爹回头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我不否认你的眼光,谢如沫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宗妇人选。但你别忘了,王家这一代,你为长。而谢大国手是打算招赘的,谢如沫不出嫁,你怎么办?”

“爹,咱们家不能像皇上所说的一样,如果我和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可以出寄一位继承谢家啊。”

王直一副免谈的模样,“谢如沫的心在谢家,即使成了婚也一样的。”

“爹,一个媳妇娶得好不好,影响的可是三代人。”

“我说了,我承认她会是一个很出色的宗妇。但是呢,王家的宗妇可以不那么出色,但必须一心替王家着想。”

“人心都是肉长的,等她真成了王家的媳妇,难道还会不为王家着想吗?”

“一心二用吗?王家的担子不轻,谢家的担子也很重,你确定你和她能同时挑起这两副担子?”说到这里,王直有些焦躁了,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儿子想娶谢如沫并不是一时兴起,他担心他用情太深或者在这事上钻进了牛角尖里。儿子有大好的前途,他实在不想他多花心思与精力在筹谋此事之上。况且他身在朝堂,武成帝对谢家模糊不清的态度让他觉得危险。

王聿还想说什么,王直打断他,“况且现在也不是想这事的时候,你且专心准备殿试的事吧,这事关你的前程,如果你前程都没有,拿什么来和谢家谈亲事?”

王直心里不同意这门亲事,但并不妨碍他用谢如沫来刺激王聿更上进。

“是,儿子知道了。”王聿也觉得他爹说得有道理,他纵然能言善辩,也有那个自信能辩赢他爹,但这不是他爹真心的认可。而且说多了,他怕会引起他爹对谢如沫的反感,那就适得其反了。

谢如沫不知道孟家的算计,也不知道王聿有未娶她之意,并向王直表明心迹却被否了。她此刻正忙着次日青囊医院开张的最后筹备事宜。等她做完最后一道检查的时候,被催着早睡,以免次日起来没精神。

可古人本来睡得就够早的了,还要早睡,老实说她睡不着。于是折中之下,她写了几张大字,将心情平复之后,这才沐浴更衣上榻。

二月二十,戊戌年,癸亥月,已酉日,吉,宜纳财、开业、动土、求子等等。天气晴朗,这一日老天爷格外赏脸,一扫昔日的春雨霏霏。前一晚他们还在担心要是明天下雨可怎么办?现在却是不用担心了。这开张的日子固然有谢如沫的要求在内,也是谢家派人去向知名的地理先生求的。一般有点本事的先生取的办喜事的日子当天的天气都不会差,至少不会是那种刮风下雨的天气,这一点谢如沫之前在后世的时候就见识过了。

一大早,谢如沫便起来梳洗打扮,穿上吉服,前往寿春堂。因为谢老爷子也与她一道前往青囊医院。这是她命名的第一座医院,也可以看成是她在汝阴时所建的青囊医馆的扩大版,更是是她医术得以延续并大放光彩的地方,他怎么能不亲自去看一看,参与一番呢?

青囊医院开张的时辰在巳时一刻,在辰时的时候,京城各路不断有马车陆续地往东郊驶去,东郊一下子变得热闹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