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瑾瑶心里清楚。除非他儿子能在他们两口子过世前清清白白的回来,不然那个房子的归属权已经板上钉钉了。

不过她又不惦记。那房子虽然大一些,但临街喧闹。

他那个又明显是几十年的老房子,现在不能做生意,临街房买了纯属浪费。

要是现在是7·8年,她可能就会考虑这个而不是胡同里的那个了。

“行了,事情办完了,我就回了。小姑娘家家注意安全,别随随便便露富”王老爷子说完摆摆手就走了

顾瑾瑶知道老爷子说的不仅仅是那七百多块钱,还是那个大金镯子。

果然有些东西还是不能随随便便拿出来。

人老成精。他就算猜不到镯子的来处,也知道那镯子绝对不会是祖传的。

不过顾瑾瑶也不后悔,她虽然莽,但也是深思熟虑过得。

这老人活的通透,又有软肋。不会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时间差不多中午了,她打听了一下附近饭店的位置就朝饭店去了。

这里的饭店叫长征食堂。

在老虎洞,有回民饭店;而在西大街则有回民小吃店和以供应海淀的名酒“莲花白”和炒饼闻名的仁和酒家。

至于说起海淀镇上最高档的饭馆,当非位于南大街的海顺居莫属。(百度)

黑板上写着今日供应:米饭,水饺,阳春面,馒头,凉粉,辣椒炒肉,杂烩菜,青炒时蔬还有一个回锅肉。

汤是菠菜鸡蛋汤。

顾瑾瑶看前面排队的人都快速的交钱报菜名,她也跟着着急起来。

想了想点了一份大米饭和一个回锅肉。她一个人一个菜就够了。

大米是八分钱加四两粮票。回锅肉四毛1份用肉0.25斤。花了二两半的肉票。

国营饭店的饭菜用量都有严格的标准。

交了钱,领一个小牌牌,等下叫到号就可以去窗口领饭了。

服务员是不可能给你送菜的。刚刚那个去窗口稍微慢了点,就被服务员念叨了。

怎么说呢,这饭店看着还不如后世小餐馆显得整洁。吃饭的桌子都是小方桌,四个人围一桌。一个屋子摆八九桌显得特别杂乱。

不像现在靠墙放的长方形条桌,中间留个过道。

不过好像楼上有包间,她也只是听说,不知道真假,也不想去验证。

终于轮到她了,上菜速度不够快。不过分量还是很足的,四两米饭,她估计只能吃的下一半。

回锅肉做的很好,口齿留香。完全衬得上他的大厨水准。

慢慢悠悠吃到一半,服务员就过来催了。嫌弃她占着茅坑不拉屎,吃忒慢…

一下子食欲就没了。

从拼夕夕买了个铝饭盒,也顾不得洗没洗了,假装从挎包里拿出来。她一股脑把饭菜倒进去,装好后扭头就走了。

***她真的是满口脏话就在嘴边,不过出于素质,还是勉强咽了下去。

这次饭店之旅体验感极差。

吃完了不算愉快的一餐,她决定购物放松心情。

首都大学周边的胡同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学南面海淀镇的胡同。

另一部分就是位于学校东面的成府及其胡同。

在西校门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胡同。

至于北边则隔着马路与圆明园遗址相对。

海淀百货商店,是学校附近最大的一家商店。老虎洞有副食商店,西大街有燕香食品店。

老虎洞、西大街和南大街是海淀镇的商业区,鳞次栉比地开设着各式各样的商店、饭铺,几乎可以解决生活上的所有问题。

诸如书店、文化用品店、理发店、浴室、钟表眼镜店、洗染店、切面、油漆电料店、自行车商店、家具店、照相馆、菜站,以致信托寄售各类商店,无不齐备。

当然,银行、邮局也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废品收购站,它在南大街海顺居向东没几步,南大街和一条名叫“泄水湖”的小胡同的交会处。国营废品收购站有三间门面房。(百度)

京市的胡同、大院里很多都设有废品收购站。

人们隔三差五将平时积攒的废品拾掇出来,拿到收购站能换回几毛钱。报纸、剩骨头、牙膏皮、废铜烂铁…都能换钱。

那会儿,废品回收不仅支援了工农业生产,也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回收到的废弃物资,绝大部分卖给有关生产部门,进行再生产,制造成铁铣、棉毯和酒瓶等产品。

顾瑾瑶当初选报历史系,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废品站有漏可捡的关系。(她曾经看过的,每本年代文女主,都会在废品收购站捡漏成功)

但那对她来说只是一时兴起。更重要的是她在穿来之前,看了几本有关历史的直播盘点的小说。

深深地为历史所展现出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所着迷。

那些在历史课本上一笔带过战役,那些历史名将,千古一帝。那些年历史发展的日新月异。

每个人都为它的进步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感到了自己对历史的认知是多么浅薄。现在有机会重来一次,她想亲手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

心里想了些有的没的,转眼便来到了附近的百货商店。

这里的百货商店其实也有一个通俗的名称,供销社

一楼商品琳琅满目,但大部分是一些副食品,和针头线脑,酱油醋盐糖等生活必需品。像一个大型的超市

二楼是一些布匹和服装,各种毛线团子,鞋袜箱包等。

其中一匹正红色的羊绒布料入了顾瑾瑶的眼。不夸张的说,她直直的盯了好几分钟。并且后悔没选报服装设计专业…

当然,现在她想报也没有这个专业可报。

顾瑾瑶不做她想,一步迈入就把布拿到了手里。然后啪的一声手背上就挨了一下。

“干什么呢,不买别乱摸”售货员标志性的大嗓门从头顶传来。她打完人,还有闲情逸致织毛衣。

顾瑾瑶觉得她今天可能犯了太岁。不然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冲她甩脸色。

“同志,这料子怎么卖的,我想买几尺做衣服。”

销售员打量了顾瑾瑶一下又一下,可能是评估好了,这才开了尊口“12块钱一尺加一尺布票,你买几尺?”

买几尺顾瑾瑶也没概念。但是12一尺还真够贵的。

她想了想三尺一米,怎么也得两米。又怕不够。只好向她求教。

“同志,我想做件大衣,最好到脚裸这里,然后还要有个腰带。差不多需要几尺啊?”形式比人强,她还是递上了两颗糖。礼多人不怪,她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好像离了家她连正常交流都不会了。

“那你买七尺半。两米五差不多可以了。”把糖剥了塞进嘴里,销售员含糊不清的说道。又问

“你的糖在哪买的?味道还不错。”

“从家里带来的呢!我来首都上学。”然后数了九十块钱并七尺半的布票出来。

售货员看她真心要买,这才正眼看她。拿了尺子量了尺寸裁剪下来。把布折叠放好,开了条子,让她拿着条子去专门的收款处那里交钱。

等她交完钱,条子上盖了章,她才能重新凭着条子把布赎回来。

售货员大姐看她爽快(钱多)对她热情了不少,还根据大衣给她推荐毛线。

她看了下,现在的毛线颜色都不怎么好看,而且大多数是化纤毛线,腈纶毛线。并不是她喜欢的,所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等回去了,她可以去拼夕夕看看是买毛线,还是直接买毛衣。

她近几年穿的毛衣都是薄款的,跟手工织的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