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瑾瑶还看到了男士公文包。

具体什么牌子她不知道,但是她可以依照这个包的样式给他爸买一个。

之前在省城她怎么没注意到。

她爸好歹也是个副厂长,偶尔也是要出差的。有个包放文件也方便很多。

她感觉自己不是在逛商店,而是给她的拼夕夕商品找模板。有了样品以后哪些能出现哪些不能出现就真的做到心里有数了。

可惜的是不能把相机拿出来拍照。

她又看了下鞋,皮鞋她在省城买了一双了。网上也有类似款,但是质量被省城那双吊打。

这里的款式和省城相比明显更多一些。高跟、中跟、低跟。都很耐看。

其他的像解放鞋据说臭脚,但是很耐穿。还有回力鞋是经典。她到时候去旗舰店买同款。经典永不过时。

二楼整个转了一圈,把一些流行的颜色布料款式记了一下。就向三楼走去。

三楼属于这个年代的奢侈品专场。

其中缝纫机有飞人牌、熊猫牌、蜜蜂。自行车有凤凰牌、永久牌、飞鸽及大金鹿等。收音机有红星牌和红灯牌的。

手表除了上海,海鸥,钟山,天津,解放和辽宁等国产品牌。还有进口的浪琴、梅花、劳力士、欧米茄等。

购买国产手表都要有手表票或者工业券。进口表一般不需要,不过价格昂贵,很少有人舍得花钱购买。

除了着名的四大件,还有这个年代生产的首都牌电视机,海市牌相机,华生牌电风扇,三角牌电烙铁,三五牌挂钟等。

有一些顾瑾瑶听说过,有一些她也是第一次见。

第一台电视机是由天津无线电厂研制成功,被命名为“北京”牌。被誉为“华夏第一屏”。195·8年就试播成功了

195·8年1月24日全部自制的第一架“海市\\\"牌58-1型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诞生

1924年在周家嘴路新建路口购地建造新厂房、正式生产华生牌电风扇。这是我国第一家自研自制的电扇厂

三角牌烙铁不是一个刑具,而是一个熨斗。当年受限于低生产力,人们更换衣服的概率是很低的,一件衣服洗了穿,穿了洗,会缩水,会有褶皱。

在这种情况下,国人们就发明了三角牌烙铁(百度)

三楼主打一个贵且稀有。但是顾瑾瑶一个都用不上。不得不转移阵地。附近商店那么多,她可以慢慢逛下去。

书店是每个学生党最常光顾的场所了,顾瑾瑶也不例外。

书店除了一些专业书籍,报纸刊物也必不可少。顾瑾瑶决定买些报纸来看,一来关注实时,一来看看这个年代的写作手法。

到时候有机会还可以投稿挣个稿费做零花钱。

书店还有一种工作——翻译,顾瑾瑶俄语和英语都不错,想拿几篇手稿试试水。可以的话就做个两三年。等到毕业就不会再做了。

文化用品店包括笔墨纸砚和现代书写的本子钢笔铅笔文具盒等。还有一些收纳用的文具袋笔筒之类的。

顾瑾瑶买了支英雄牌钢笔和英雄牌墨水。这也是书写必备了。至于本子,她在网上买了笔记本和很多草稿纸。一打100张的白纸,订上订书针,特别实用。

至于理发店,浴室和钟表眼镜等她目前用不到的商店,就只是在门口看了看记录一下地址。

家具店她想等街道办还了钥匙之后再去购买,一部分摆在外面的就在家具店。至于卧室书房,她想按照自己的心意看情况定做。

不过现代物品甲醛超标,说不定会拿着图纸去家具店定做也不一定。

旁边就是一家照相馆,顾瑾瑶虽说有相机,但终归不方便自拍。她还是进去询问了一下价格,决定哪天拍两张给家里人寄回去。顺便可以去景区拍些美景洗出来。

附近还有菜站,相当于菜市场,不过这个是国营的。一般都是当季的果蔬和一些海带虾米蘑菇木耳坚果等干货。当然,它还收购鸡鸭鹅蛋,然后卖出去~

再往前有一家当铺,这个当铺也是国营的。相当于一个二手市场,把暂时用不到的或者不得已需要变卖的商品卖给当铺。

它会给你一个收购单,这个商品就可以上架销售了。你如果反悔,在它售卖出去前可以加点钱赎回去。不过基本很少会有人来赎。不得已谁会来当铺呢。

所以当铺有一些物品很有价值。古董字画,还有一些二手家具,都能在这淘到不错的。目前是比废品站更有淘宝价值的存在。

尤其一些二手手表,收音机和缝纫机,差不多花上一半的钱就能买到了。

不过这类基本都内部人员消化。好的东西很少有摆放在明面上的,你没熟人介绍是不可能买到的。

银行和邮局离得很近。很多人收到汇款单都要去银行取钱。

顾瑾瑶去邮局买了一版邮票。她对邮票没什么研究,至多知道个猴票,还得十几二十年才发行。她买来主要是为了寄信

现在交通不方便,交流基本全靠写信。打电话虽然方便,但现在电话都要转拨。有可能还有人在一旁听你们的通话内容,没什么隐私。

电报更离谱,你想表达的内容要精简再精简。还得通过电报员打出来…

想想还是写信好一点

她还得返回文化用品商店买一打信封信纸。这个年代的书信还是用这个年代的信纸来写好一点。

既然都回头了,她就直接往另一个方向转了。之前见到有糕点铺子,因为反方向都没进去看看。

现在的糕点大多数都是传统糕点,很少数是一些鸡蛋糕面包等一些西方糕点。她个人对蜜三刀和油果子比较偏爱。鸡蛋糕也比较喜欢吃。

其他的很多不是不喜欢,是没尝过,等下她打算好好看看。买一些驴打滚,和其他没吃过的品尝一下。

又转了半小时,学校附近看到了一家医院。也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怎么可能少的了医院。医院门口有很多提着篮子匆匆走过行人。

这附近可能有黑市,这是她的第一想法,完全的条件反射。也不知道这想法哪里来的。

时间不早了,她今天不准备探究。想找找看有没有国营裁缝铺子好把大衣做出来。

京市的秋天还是比较冷的。

不知道裁缝手艺怎么样,她也不是学艺术的,不能画个设计稿。

学习字画要提上日程了,学历史的怎么能没有一手好字画呢?

她还想在空闲时间辅修一门汉语言文学。有助于研究古文,还有考古…

贪多嚼不烂,不能想太多了。

但她才16岁,大好青春不可辜负。总不能学人家下乡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