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登闻鼓一词出于周礼,乃民间申冤之利器也,太祖建国时为了让百姓有处说话,有地伸冤,仿照宋元旧例,于京城右门外设立登闻鼓院,还命人制作了大郜,百姓凡心有巨大冤屈者,皆可头顶大郜到京城敲击登闻鼓,此为告御状,并命令后世之君凡听到鼓响,必须亲自出面为百姓报仇伸冤。

告御状寥寥数字,说来轻松,实则中间不知夹杂了多少辛酸泪。

凡民告官者,先杖责三十。

能挺过去,证明你心有大毅力,毕竟,非泼天之冤谁敢受这份活罪?

挺不过去,那便是诬告,非但白挨一顿打,还有可能被流放充军。

杖责。

滚钉板。

历史上不少人为了申冤,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献祭,妄图换来当权者的怜悯和同情,或许,在他们心情好的时候,会替他们“做回主!”

在大明。

敲登闻鼓告御状又名叩阙,在太祖、成祖爷时期不足为怪,他们淮右布衣起家,凡是老百姓的事儿,无论大小能帮便帮一把,因此,彼时的叩阙十分的多,多到没有人会在乎。自从宣宗之后,天子厌烦诸多事,设立了许多敲击登闻鼓的门槛,为的便是不让百姓没事儿就进宫来烦他,直至明朝末年,叩阙已经成为了一件稀罕事儿。

毕竟。

谁都不是傻子。

告状的路子有不少,可一旦敲响了登闻鼓,那便是以命换命、不死不休的局面,可话又说回来了,若非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谁又愿意来敲这破鼓呢?

群臣面面相觑,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看着朱由检的脸色,众人知道,怕是有人要倒霉喽。

果然。

朱由检脸色阴沉的厉害,声音不带有一丝情感,吩咐道:“王大伴,去看看,究竟是何人击鼓鸣冤,莫要上刑,带过来朕要自己问。”

“遵旨。”

王承恩一甩铜头铁拂尘,迈步朝殿外走去,刚一出来,立刻便有数名大汉将军跟在了后面。

闭上眼睛。

前世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浮现。

崇祯元年。

府谷县县令与奸商勾结,暗地里将朝廷拨下去的粮食和赈灾银贪墨,致使当地饿殍遍地、伏尸千余。吃不上饭,饿死了人,百姓们无不愤慨。

有一人名叫王嘉胤,此人屠夫出身,心黑手狠,他看准了机会,于崇祯元年三月初率众起义,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在黑心官员的逼迫之下,越来越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加入了起义队伍,仿佛滚雪球一般,王嘉胤手下很快就聚集了两三万人,一路攻城拔寨、烧杀掠夺,给当地的士绅、财主、官员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周边各县纷纷感应王嘉胤的号召,陕西境内烽烟遍地,高迎祥、王自用纷纷赶来投奔,合兵一处啸众四五万,先后攻克数城,杀死官民无数。

至此。

明末农民起义军正式迈进了历史舞台,其中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亲手为岌岌可危的大明敲响了丧钟。

所谓。

防患于未然。

朱由检登基后连翻对三边施以仁政,然,天灾陡然而至,饿殍遍地,苍天闭眼,属地的官员非但不赈灾安民,反而各施手段,对赈灾粮银上下其手,天灾人祸的双重压力之下,所谓的仁政不过是空谈罢了。

毕竟。

减免税赋要等粮食种出来方能让百姓们看到实惠,现在种子还没落地天灾就来了,谁还管你后面会怎么样?

沉思片刻。

朱由检沉声道:“李若链,你去,陕西上下无论是谁,凡贪墨赈灾钱粮者,首犯剥皮楦草,从犯凌迟处死,其家女眷充入教坊司为妓,男人全部发往各处的矿上为奴。”

房壮丽轻咳一声,想要说什么。

朱由检猛然看向他,眼神十分骇人,愤怒的咆哮声在皇极殿上空盘旋。

“烂了!”

“朕看。”

“这天下的官员都烂透了,蛇鼠一窝,沆瀣一气。赈灾的钱粮刚拨下去还没出京城就少了三分之一,到了省里又少三分之一,层层剥削下来,真正能用到百姓身上的银子还能剩多少?”

“你们饱读诗书,知不知道什么叫官逼民反?难道不懂得覆巢之下无有完卵的含义吗?”

“李若链。”

“你去!”

“现在就去!”

“多带人。”

“朕赐你专断之权,凡阻拦你查案、求情者皆沦为同罪,四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李若链撩袍跪倒。

“此行臣当秉公查访,若有半点虚报、作假臣提头来见。”

朱由检缓缓颔首,李若链是个忠心的人,以后肯定要重用,放他去陕西不过是镀金罢了。

这时。

范文光不顾房壮丽的阻拦,出班说道:“陛下,查实了犯官之罪责后,应交给刑部、大理寺、督查院协同审理、议罪,条条框框大明律里记录详细,定不会轻饶一个坏人,错怪一个好人。”

“臣以为。”

“您遣锦衣卫入陕西,行专查、刑狱之事实属不妥,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嗯?”

朱由检斜眼瞪着他,后者不为所动,耿耿着脖子,一副你不答应就不行的样子。

对于范文光,朱由检是又爱又恨。、

爱有两点。

其一。

这位老哥两袖清风,身为部堂高管,却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就说上次,朱由检到范文光家里去蹭饭,临走时命王承恩留下了一小袋金子,可据锦衣卫回报,范文光拿到银子后一没有修缮房屋,二没有添置衣物,三没有放肆挥霍,他以皇帝使臣的名义整日在邻里间奔走,凡家境困难、子女不全者皆受到了他的照拂,加之其他诸多福利发下去,朱由检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好,此刻他若发一道旨意,甘愿为其上阵杀敌者定不在少数。

其二。

范文光严于律己,办事能力强,心中也装着百姓,朱由检打算让他在督查院沉淀几年,以后单独出去便可独当一面,为国效力。

至于恨…

这家伙实在太过于耿直了,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便会一条路走到黑。就比如方才,他觉得锦衣卫去陕西定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正直的他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为此,他不惧受罚,直接于金殿之上,当着群臣的面指出了朱由检的不足,铁嘴直谏,给朱由检怼的一阵无语,有心想惩治他,心中又舍不得,可把朱由检憋屈坏了。

眼珠子一转。

看了眼皮肤黝黑的范文光,朱由检即从心来,看向范文光的眼神中充满了戏谑,刚要说话,王承恩从外面走了进来。

“皇爷。”

“叩阙之人已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