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带进来。”

“遵旨。”

话音落下。

稍倾。

一衣衫褴褛、形貌枯瘦、面色黝黑的老汉被内侍带了进来。

王承恩打量了一下老者,一甩铜头铁拂尘,捏着嗓子道:“下方老者,见了陛下为何不跪?”

老者浑浑噩噩的抬起头,见上方的龙椅上坐着一翩翩美少年,登时周身大震,心知面前这人便是皇帝,赶忙跪倒:“小的孔二楞参见皇帝大老爷。”

“噗…”

“皇帝大老爷?这是什么称呼?”

朱由检忍住笑,脸上的神情变得柔和了起来,对孔二楞说道:

“免礼。”

“赐座。”

王承恩一摆手,立刻有人搬来了墩子。

老者恍然无措的站在原地,不知到底该不该坐下,豆粒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了下来,砸在金砖上碎成了几办。

温体仁出班,朝朱由检拱了拱手,和颜悦色的对孔二楞说道:“孔老哥莫要紧张,当今陛下乃盖世英主,待民如子,你有什么冤屈不妨说出来,若真有天大的隐情,陛下自然会为你做主伸冤。”

朱由检赞许的看了一眼温体仁,也说道:“是了,朕一贯如此。”

“正所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你既敲响了登闻鼓,当知这其中的利害吧?”

孔二楞哆嗦了一下,脸上满是惊恐,他在土里面刨了半辈子的食儿,见过最大的官便是当地的县令大老爷,而今面对大明皇帝,他心中十分激动,嘴唇打着哆嗦,竟然半句话说不出来。

见此。

朱由检叹了口气,道:“去,给他一杯凉茶。”

这凉茶提神去火最是有效,因此每日朱由检上朝,王承恩都会命人准备一壶。

听到皇帝的吩咐,立刻就有小火者端着茶杯上前,对孔二楞说道:“老汉,皇爷赐你御用的凉茶,您当谢恩才是。”

“谢…谢皇帝大老爷。”

孔二楞跪在地上,双手颤抖着接过了茶杯,但见茶汤清冽,杯底隐约有两条小鱼在游动,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小鱼消失不见,猛然仰头,将凉茶一饮而尽,沁人心脾的香味自喉咙传遍周身,五脏六腑里说不出的舒服。沉吟片刻,孔二楞的心情舒缓了许多,他张了张嘴,泪水再次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哽咽着道:“皇帝大老爷,小的本以为这辈子再无伸冤之日,心如死灰的时候竟幸得贵人相助,那贵人听了小老儿家中之事后很是同情,派人将小老儿从河南洛阳一路护送至了京城。”

“贵人告诉小老儿,此事涉及之人势力庞大,若想报仇雪恨唯有进京告御状这一条路。小老儿按照贵人的指点,在城门外院子中敲响了那面大鼓。”

“登时有军爷告诉小老儿,小老儿敲响了那什么鼓想来是有冤屈,想要见皇帝必须得先挨一顿胖揍,不想挨打也行,一百两银子即可免除惩罚。”

“小老儿岁数大了,受不得那般毒打,有心想花钱免去罪责,可是…小老儿从洛阳进京的盘缠都是贵人资助的,哪里有盘缠给他们。那些军爷听小老儿没钱登时大怒,拳打脚踢将小老儿赶出了院子。”

“幸好有那位大兄弟出面,才让小老儿免于遭受欺凌之苦,小老儿知道,那大兄弟定是皇帝大老爷您派来的天使,此间大恩小老儿无以为报,来世定当结草衔环以做报答。”

兴许是不紧张了,孔二楞打开了话匣子,口若悬河的说着。

王承恩听他叫自己大兄弟非但不气恼,反而眯缝着眼睛,嘴角划过一抹弧度,左脚不时在地上点两下,显然心情十分舒畅。

朱由检回头瞥了王承恩一眼,见这货得意的模样不由得想笑,轻咳一声,转头道:“那些勒索孔老汉的渣滓现在何处?”

王承恩浑身一个机灵,赶忙恢复了往日的谦恭之色,回答道:“皇爷容禀,奴婢去时那几个腌攒货正欲殴打孔老汉,奴婢气不过,就命人将他们看管了起来,如何发落还请陛下明示。”

“呵…”

朱由检冷笑一声,道:“吃着朕的俸禄,不行忠君爱民之事,反而敢勒索进京告状的百姓,这样的狗东西想来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他们不是爱钱吗?去,用银子将那群不长眼的狗东西砸死,这死法也算前无古人了吧?想来九泉之下,他们会很开心的。”

“遵旨。”

回过头。

朱由检看着孔二楞,轻声说道:“坐吧,朕非山中虎豹,不吃人,有何冤屈你说出来便是,朕给你做主。”说到这,他话音一转,又道:“你若真有冤屈,无论涉及何人朕定会给你个交代,可若是诬告…来人,抬钉板上来。”

“遵旨。”

稍倾。

锦衣卫的力士嘿呦嘿呦的抬着块一米见方的钉板上了大殿。顶板上密密麻麻、横七竖八的钉满了寸许长的大钉子,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上面,一阵幽光闪过,看得人一阵头皮发麻。

孔二楞似乎早就知道有这东西,他惨笑着说道:“皇帝大老爷容禀。”

“据族谱中记载。”

“小老儿祖籍乃凤阳府寿州人,当时天下动乱,民不聊生,恰逢洪武老皇爷在老家招兵买马,我家先祖便投奔了义军,一路跟着洪武老皇爷南征北战、奋勇杀敌,以军功官拜腾镶左卫副千户。”

“后来。”

“我家先祖随蓝玉北征,被狗鞑子削去了半条手臂,无奈伤退。”

“洪武老皇爷慈悲,不忍家中先祖后半生为了生计奔波,特旨在陕州赐了我家先祖良田百亩、宅院一座,至此我孔家便在陕州定居了下来,一直繁衍生息直至今日。”

“孔家祖训。”

“洪武老皇爷对我家天恩浩荡,无论何时,何地,但凡朝廷征召,我家男子无论年纪,皆要从军上阵,以报老皇爷的天恩。”

“祖训如此。”

“我家亦如此做的。”

“自洪武二十七年至今。”

“我孔家共有二十九人为大明朝战死,十七人失踪。凡陕州有难,我家出粮拿钱,帮着老百姓度过难关。”

“皇帝大老爷。”

“小老儿叩首再拜,问您一句,我孔家,担得起一门忠烈否?”